为深入实施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数字自贸区建设,宁波片区加快实施数字化赋能、数字产业化培育工程,充分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手段,积极打造一体化、现代化的数字监管、数字服务。
11月18日零时起,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北仑港区实现了货车称重数据与高速入口称重数据互联互通,此举既可解决北仑区域治堵的重要民生问题,也可实现交通运输物流降本增效。
2019年12月,按照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有关部署,各地全面实施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不停车称重检测,坚决拒绝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行驶。
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的超级大港,庞大的港航物流体系,众多的货车集中上下高速,让宁波港区周边高速出入口面临巨大压力,加上高速收费站对货运车辆实行入口称重检测,并对超限车辆实施劝返,让北仑高速路口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
联网后,司机在码头出口通过手机就能收到称重数据,了解自己的车辆是否超重。称重正常的车辆,可获得“通行证”,直接快速通过ETC,而超重车辆则可就近到卸货点,大大提升了货车通过高速入口的效率。
据悉,宁波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宁波舟山港集团成立专班,共同推进北仑区域综合治堵,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交通治理变革,同时这个项目也被列入省数字化改革场景之一,通过宁波舟山港成熟的智能闸口系统,将集卡车辆在码头出闸口时的车号、车重、车轴数等信息自动传输给高速口,通过宁波舟山港“海港EDI”公众号把是否超重的信息直接反馈给集卡司机,避免了司机因车辆超重造成空跑。
据宁波市交通执法队相关人员介绍,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深化与宁波舟山港联动合作,将源头治超和治堵保畅经验逐步向宁波舟山港矿石等码头推广,不断优化物流运输环节,打造数字高效的疏港物流生态圈。
(来源:浙江自贸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