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丁益斌 记者 程星星 诸葛晓明)“打桩机位置再挪一下,注意安全!”近日,在虾峙镇东白莲油品储运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紧进行码头主体工程建设。该项目力争今年内达到立罐条件。虾峙将以该项目为主体,一体谋划西白莲、湖泥区块项目招引,打造原油和燃料油仓储加注基地。
区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对推进普陀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虾峙镇作为我区“海洋产业新高地”发展的重点区块,正以油品储运、先进制造业、远洋渔业、船舶修造等为推进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普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今年,金钵盂临港产业园项目成功列入省重点建设预安排项目库。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将使虾峙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据悉,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青山控股集团将在金钵盂岛,建设年产70万吨冷轧钢厂、30万吨不锈钢精加工厂、不锈钢下游高端制造等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1400亩,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150亿元以上,税收2亿元以上。同时,以金钵盂临港产业园为主体,加强小虾峙地块招引,力争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的不锈钢建材等大宗商品供应集散基地。
在发展远洋渔业方面,虾峙目前拥有7家远洋渔业公司,远洋船只146艘。“虾峙将依托远洋渔业集群,积极发展‘母港经济’。”虾峙镇人大副主席张波说,下一步将在虾峙本岛建设远洋渔业保障基地,完善配套设施,提供船舶修理、物资补给、船务代办等综合服务,巩固全省“鱿钓之乡”地位。据介绍,2020年,该镇远洋渔业实现产量20.4万吨、产值20.7亿元,均占全市的三分之一。
作为虾峙主要产业的海运业,进一步加快优化升级步伐。今年,该镇全力推动海运企业开展船只更新,以实现质效并举。今年截至10月,海运业总运力增长21%,生产总值达10亿余元。今年,虾峙海运商会也获得“全国四好商会”称号。“我们将发挥‘全国四好商会’服务效应,吸引更多船企落户虾峙,打响‘虾峙海运’金名片。”虾峙海运商会会长余昌明说。
助推传统产业向高端进军,这也是虾峙在向临港产业重镇转变中,积极探索的一条路径。该镇积极推动船舶修造企业扩大产能、技术革新,进而实现迭代升级,走绿色修造船发展之路。目前,西白莲亚泰船厂、虾峙瑶丰船厂等船舶修造企业的技术实力正逐步壮大。据统计,该镇2020年规上工业实现产值达7.3亿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优质服务保障。针对金钵盂临港产业园项目,该镇抽调机关骨干力量成立青山项目工作组,实行专班制推进、清单化落实。“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服务好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开工。”虾峙镇党委副书记虞卡华介绍。
完善体制机制,同样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窗口机遇转瞬即逝,虾峙将抓牢国土空间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等规划调整的窗口期,主动作为、积极对接,依托重大项目,积极争取浙江自贸区‘赋权26条’相关条例落地,寻求政策突破、获取更大主动,打造海洋经济政策新高地。”虾峙镇党委书记贺恩盛说。
根据虾峙镇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未来五年,虾峙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全力打造海洋产业新高地、康养旅游目的地、红色党建样板地,实现经济总量能级跃升,全面构建共同富裕海洋强镇跨越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