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
本报讯(记者 程星星)石板凳上,人们轻声交谈;背街小巷,干净整洁;停车线内,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这是记者近日在沈家门新街步行街上看到的一幕,这些随处可见的场景,见证了我区市民公共意识不断提高。
每天,王先生都会带孩子在步行街上逛一圈,住了几十年,他感觉文明城市气息越来越浓。“公共场合喧哗、乱丢垃圾等现象基本看不到了,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小孩擦完嘴巴的卫生纸也不会随便乱扔。”王先生感触颇深。
步行街出口的马路边,一名交通文明劝导员正有序引导市民通行,言语规范,“大家都非常自觉遵守交规,闯红绿灯等现象也没有了,给我们工作减轻了不少压力。”
东港海印路上的一处花坛,园林工人在妆点景观绿化带。普陀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师告诉记者,引进的都是进口植物,冬季也能保持常青,市民爱护花草的意识更强了,也进一步促进了绿植维护工作。
在普陀长途客运中心出入口位置,均设有吸烟区,并配备吸烟柱和带灭烟功能的垃圾桶。几位烟民在此停留,自觉掐灭烟头,投入吸烟柱后方才离去。“乱扔烟蒂不文明,现在大家非常自觉。”市民吴先生坐在东港湖滨广场的一处吸烟亭,他说,专供吸烟休憩的场所,有助于养成文明吸烟习惯。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区共建设了20座吸烟亭,设置了987个吸烟柱。
“打造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市民共同努力,大家是践行者,也是共享者。”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副主任蒋辉表示,大家齐心协力,从我做起,才能让普陀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