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向海!向海!向海!

——来自普陀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新高地的报告

□记者 系舟 周易

悠悠沧海,奔浪不息。千百年来,海洋为普陀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契机。从海岛渔村到渔都港城,从浊浪荒滩到富庶繁华,普陀前进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厚植着海洋湛蓝的底色,闪动着波涛般潋滟的光辉。

而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站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省建设的时代浪尖,普陀广大干部群众义无反顾地扛起历史使命,以创新引领、多元集聚、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海洋产业新高地为目标,奋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十三五”期间,普陀的海洋生产总值从203亿元增至300亿元,年均增长8%,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保持在70%左右,远高全省平均水平,铸就了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向海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坚持创新引领

为开发海洋催生持久动力

打开浙江极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海e行智慧版App,通航信息、海区气象、港口潮汐等10多项出海所需的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型海洋大数据服务应用,综合了电子海图、水文气象、船位信息等多种数据,海e行智慧版实现了国内智能航海产品零的突破,现有用户已超70万。

在浙江同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的一款新型船载定位终端——北斗船舶示位仪,已被近30000艘船舶搭载使用,还纳入了国家农业部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配备及升级改造项目。

科技创新是认识海洋、开发海洋,提高海洋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普陀以创新引领海洋发展,全力推动数字化改革,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了极易海洋科技、同博科技等一批海洋科技型企业,为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催生持久动力。

在下一步的科技兴海引领行动中,普陀将通过建设海洋科创载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育涉海专业人才,力求实现“十四五”期间新增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海洋领域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引育涉海领域 “高精尖”人才100名以上,引进高校毕业生15000名以上,培育专技人才3000名以上。

坚持多元聚集

为经略海洋汇聚强大合力

海洋生物肽是一种通过科技手段,从水产品中提取的营养物质。在普陀,它被加工成一款款全新的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药品等产品投放市场。去年,普陀海洋肽产品实现产值1亿元。目前全区80多家规上水产品加工企业中,有近20家开始从事海洋生物肽生产。

与海洋生物肽全产业链一同加速形成的,还有LNG(液化天然气)全产业链。

2019年,普陀与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能源燃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浙能集团、深能集团等投资160亿元,在六横岛小郭巨围垦区建设规模1200万吨/年的LNG接收站。这既是普陀LNG产业“零”的突破,又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能源领域的首次合作。

近年来,普陀致力于吸引多元产业主体、汇聚多种生产要素,转型升级涉海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力求加快形成现代化海洋产业新体系。

2021-11-01 ——来自普陀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新高地的报告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70537.html 1 3 向海!向海!向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