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杰 通讯员 钟林男)“我是快乐海豚小组的学习组长,昨天我们小组成员上交作业认真及时,上课能仔细听讲,积极回答老师问题。我提议为小组每位同学加一颗星星。”日前,记者在沈家门小学6年级1班教室看到,各个小组代表对照学习、卫生、用餐、路队等六个方面,对组内同学进行互评打分,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在“红珊瑚争章本”上获得一枚星星奖章。
通过”三J”(敬、静、净)标准让学生相互评价、获取奖章,奖章累积到一定数量又能晋升小队长、中队自律委员等班干部……沈家门小学开创的红珊瑚德育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校园、课堂的表现评比“有理有据”。积分式、闯关式的奖励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杜绝了“一言堂”“拉关系”不公平现象,让民主清廉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
近年来,在区纪委区监委督促指导下,沈家门小学对学生评价、教师考评、物资采购等校务工作中存在的小微权力进行严格监管,坚持走规范、标准流程,接受学校纪检工作小组监督,不让违纪违规行为有可乘之机。
随着数字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大数据服务、智能化设备的推广应用,为“清廉校园”建设提供强大助力。在沈家门小学总务处,水电使用情况、食堂采购、教学办公品领用等各类数据、报表清晰呈现在监控大屏上。可通过手机App、电脑等设备登陆钉钉“沈小online”平台,实时追踪分析各项数据,了解相关经费去向,为异常查询、问题整改提供数据支撑。数字化应用让学校的“大事小情”都晒在阳光下,接受师生、家长及社会监督,确保了校园各项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运行。
在“清廉学校”建设中,我区各校将节能降耗、杜绝浪费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北小学学生食堂入口处,悬挂的智能电子屏实时显示各班级的剩菜剩饭量。据介绍,每次用完餐后,学生要将自己吃剩下的饭菜倒入各自班级的桶中,用餐结束后会对这些桶进行称重统计。学校会将各班级的统计数据比较公开,并作为班级评优的重要标准,以此来鼓励学生爱惜粮食,主动“光盘”。同时,食堂操作间的各种节能降耗的小细节随处可见。洗碗、洗菜各放多少水量?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开哪里的灯,都有详细规定。食堂还引进了大功率电磁灶和电磁蒸饭机,相比传统的煤气灶,能节约近1/3的能耗。通过食堂管理和用餐环境水平提升,不断擦亮校园清廉底色。
“‘清廉学校’的建设,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廉洁的种子,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也带动了学校权力阳光运行、办事公开透明、工作廉洁高效。”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