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我区2021年度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收官

调查发现36种两栖爬行动物

本报讯(通讯员 唐毓蔚 庄丹 记者 徐丽佳)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调查,我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团队近日完成2021年度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本次调查足迹遍布30余个岛屿的溪流、池塘、森林、农田、草地,共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义乌小鲵”、浙江省新记录物种“黄家岭脊蛇”、舟山市新记录物种“棘胸蛙”、舟山冠名物种“舟山眼镜蛇”等多种珍稀两爬物种,成果丰硕。

两栖爬行动物是原始且古老的陆生脊椎动物,其种类、数量和生存现状往往能反映生态系统稳定水平和生物量情况,是评价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普陀区岛屿环境得天独厚,是两栖爬行动物生存的天然福地,是开展研究的好地方。”据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团队相关专家介绍,根据两栖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团队不分昼夜开展调查工作。在开展调查期间,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义乌小鲵”栖息地4处,成体1尾,幼体1000多尾。

义乌小鲵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为浙江特有物种,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已在地球上生活了3亿多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近危物种。因1985年首次在义乌大陈镇发现,所以以“义乌”命名。

成年义乌小鲵全长99~115毫米,头部呈卵圆形,身体为圆柱状,背腹部略为扁平,尾基部近圆形,末端钝圆,体色常为淡草绿色,体腹面灰白色。除繁殖季节外营陆栖生活,义乌小鲵多见于疏松潮湿的泥土、石块或腐枝烂叶下面,很少在裸地发现。“该物种也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优良程度的指示物种,5月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义乌小鲵蝌蚪群,舟山极有可能拥有浙江省最大的义乌小鲵野外种群。”团队专家说。

8月底,经南京师范大学调查专家分子测序比对和形态学比较等方式确定,在我区某地采集到的蛙类成体及蝌蚪标本为棘胸蛙,为舟山市新记录物种。棘胸蛙又称棘蛙、石蛙、石鸡,主要生活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成体体长150毫米左右,雄性胸部排布着大小肉质疣,疣粒上有小黑刺一枚,雌蛙腹部光滑。

据介绍,棘胸蛙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浙江省也是其重要分布区之一。“我们通过分子对比,发现舟山棘胸蛙种群与模式标本的分化时间约1万年,与舟山群岛形成时间相符。”团队专家介绍,由于舟山群岛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雨量丰沛,岛上多山,山涧溪流密布,为棘胸蛙的原生种群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区生态环境较好,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舟山本岛、朱家尖岛、桃花岛、六横岛、悬山岛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较高。调查发现爬行动物24种,包括13种蛇类,8种蜥蜴类,3种龟鳖类动物。其中王锦蛇、舟山眼镜蛇为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查也发现了两栖动物12种,其中中国雨蛙为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按照项目计划,专家团队将两栖爬行动物标本进行分析探究,进一步揭示我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本底状况,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1-09-23 我区2021年度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收官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58486.html 1 3 调查发现36种两栖爬行动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