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全域“无废城市”创建

我区将构建29个“无废城市细胞”

本报讯(通讯员 唐毓蔚 记者 徐丽佳)记者近日从区生态环境分局获悉,今年我区将构建29个“无废城市细胞”,进一步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全域“无废城市”创建。

“无废城市”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根据《舟山市普陀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至2022年底,我区争取完成省级“无废城市”建设,将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工地……都是组成‘无废城市’的‘细胞’。”据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各细胞的建设类型,我区制定了严格建设标准,细化评价内容和相应分值。每个建设类型满分为100分,设附加分,达标基准分原则上不低于90分。

什么样的工厂,可以称得上是“无废工厂”?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注重绿色生产与源头控制,固废分类贮存,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在厂区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方面,倡导绿色生活、绿色办公,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实行垃圾分类。同时,对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与规章制度和科普宣传也有一定要求,厂容厂貌优良,污染物达标排放,采用节能控制措施。另外,获得过国家级、市级命名表彰的工厂,如绿色工厂、未来工厂等,结合工厂特点,开展“无废工厂”专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被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可额外加分。

与普通景区相比,“无废景区”在生态维护、环境整洁度、噪声与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餐饮等方面也有更高要求。比如,景区设施维护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包括地貌、动植物、水体,需采取保护措施;通过采用节水、循环用水等方式,减少污水排放量。

据了解,“无废城市细胞”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无废城市细胞”建设采用自主申报方式,由各级职能部门牵头进行评估,市土壤办统一命名发布。我区将根据辖区特色构建“无废城市细胞”,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生产生活方式,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普陀。

2021-08-30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全域“无废城市”创建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50995.html 1 3 我区将构建29个“无废城市细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