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怡至 通讯员 刘宇翔
“民警同志,幸好你们及时赶到,要不然,我就要背上25万元的债了!”近日,在东港派出所大厅内,市民小芸连连向民警道谢。
原来,当天中午12时30分左右,市反诈中心监测到,东港一女子疑似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该女子正是小芸。东港派出所接到指令后,立即联系小芸,但电话一直占线。
民警分析,小芸很可能还在跟诈骗分子打电话,随即联系了小芸父亲。“我女儿遇到诈骗了吗?怪不得她刚才急匆匆地骑着电动自行车出门了……”小芸父亲焦急地说,他并不知道小芸去了哪里,希望民警帮忙找人。
民警迅速调看视频监控,加大路面巡逻,并不间断地拨打小芸电话。当天下午1时多,小芸的电动自行车在东港海滨公园被发现。民警循迹在附近找寻一番后,在公园一处树荫下找到了正与骗子通话的小芸。当时,神情紧张的小芸边开着免提通话,边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拨着。
“先不要汇钱!给你打电话的是骗子!”出警民警孙醉牧眼疾手快,上前一把夺过小芸的手机,一看,手机屏幕显示的正是转账界面。
“是骗子吗?他说他是公安局的……”小芸看看眼前穿着警服的民警,有些疑惑。
“我是东港派出所民警,这是我的证件,你要相信我们。”孙醉牧告诉小芸,她应该是中了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局。
民警当即向小芸普及了反诈知识。小芸听后,缓过神来,心有余悸地说:“如果你们晚来几秒钟,我的钱就被骗走了。”
小芸向民警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天中午,小芸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公安局刑侦民警”,称小芸名下有一张信用卡涉嫌洗黑钱,若想洗清嫌疑,就必须配合对方调查,将该卡内的1万元钱和25万元贷款额度悉数取出,并转至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社会经验尚浅的小芸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骑车出门找了个僻静地方“接受调查”,并进行贷款和转账操作。正当她预将26万元转至对方账户的千钧一发之际,民警及时赶到。
警方提醒,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样,市民但凡接到陌生电话或陌生链接,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也可以拨打反诈电话9611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