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靖 通讯员 唐伟
前不久,展茅街道启动了“污水零直排区”整改工程施工建设,工程主要对开挖和非开挖裸露的污水雨水管网变形、脱节、破裂等进行修复。目前,该工程已完成非开挖管网修复,下一步将进行混接管网修复。预计9月底完成全部施工,实现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污水,有效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改善城市水环境。这是我区加快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旨在让发展更集约、更高效、更可持续,进而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我区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除展茅街道启动整改工程外,六横“污水零直排”整改工程建设已进入招投标准备阶段,沈家门街道、东港街道进入排摸阶段。同时,虾峙镇“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也已列入计划中,将打造“污水零直排区”样板镇,建设展示我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我区还坚持陆海统筹保护与发展,实施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油泥无害化处置项目、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工程、环境监测能力提升工程等,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持续开展治水、治气、治土和治废污染防治等多项工程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我区去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比例为98.3%,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入海排污口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100%,森林覆盖率实现稳中趋升,达到52.72%。
绿色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前不久,桃花镇总投资2300万元的小桥头田园综合体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竣工,该项目主要对太极茶园、景观九曲河、农场景区、桃源八卦相思林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旅服务中心、游览步道等园区配套建设。“小桥头田园综合体是一个集亲子旅游、团队活动拓展、家庭休闲度假、有机生态种植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场,建成后将成为桃花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亮点。”桃花镇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我区一批绿色产业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如白沙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绿色修造船技改提升项目、海欣海洋生物精深加工及海洋肽制造项目、蚂蚁岛红色教育旅游基地提升项目等。
同时,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有力推动绿色发展。去年,我区建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陆海统筹实践创新试点财政激励奖补机制,积极探索海岛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功能量和价值量评估,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全域旅游体系,建立绿色转化税收增长奖补机制。据了解,我区以省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为契机,推动实施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11.25亿元,其中省级绿色转化资金1亿元,上级其他专项补助1.31亿元,地方配套资金约3.3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约5.63亿元,有力推进全区域绿色发展,加快绿色转化进度。
“针对绿色转化专项资金,我们实行了分年度分配。明确了各年度的绿色转化目标任务、项目建设任务。”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项目要求各单位要紧紧围绕高质量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立足项目实际和特色优势,按照项目确定的目标制订实施计划,如期推进,保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