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杰
我区渔业重镇虾峙,一批民营企业家精准把握海洋产业转型发展趋势,以党建为“帆”、以服务为“舵”,于2004年8月在省内海运系统率先创建虾峙镇海运商会和商会党总支,探索出一条红帆引领推动非公企业发展的新路子,虾峙镇海运商会党总支还于近期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从初创时的几家会员单位,到拥有19家海运及工程公司;从获评舟山市“四好”商会到全国“四好”示范商会、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余载风雨同舟,破浪前行,在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道路上,虾峙镇海运商会党总支将党建引领与企业服务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村企结对、银企合作、吸纳就业、社会公益等方面作出大量尝试和探索,带动了全区海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海陆联动
让船员在外有组织
今年“七一”前夕,一堂特殊的党课在海上作业的虾峙海运商会下属船舶上举行,虾峙海运商会党总支第四党支部的10多名党员围坐在一起,共同回顾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为党庆生。党课后,党员们一起站在船头,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由于海运行业的工作特性,船员们常年漂泊在外,对外沟通联系不便。过去,虾峙镇海运商会船上党员们的学习教育活动常常难以得到保障,只能在船员上岸之后,集中组织开展。
“没有‘三会一课’等党员活动的正常开展,过不上组织生活,党员的责任意识就难以激发,党建对企业发展、党员队伍建设的引领作用也难以体现。”虾峙海运商会党总支书记余昌明说。
为了确保海上党员教育培训不掉队,虾峙镇海运商会党总支推出“红帆引领、海陆联动”党建模式,通过在出海船舶、船员队伍中设立船头党小组、“党员之家”活动室,配上政治指导员。建立党员联系船员、党员发展、党员考核评比等制度,并根据海上作业时间灵活开展党员活动,让党组织漂洋过海来到船头,实现了海陆学习教育无缝对接,切实增强了渔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截至目前,虾峙镇海运商会共设立18个船头党小组,18个船头党员先锋岗位,已基本实现在外作业船舶党员全覆盖,确保了海上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党员考核评比、联系服务、培养发展等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海上党员的组织生活,紧密了海上党员与组织、党员与党员间的联系,让党的组织观念和纪律底线烙在每名海上党员心中。在疫情防控、安全经营、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余昌明说。
搭建平台
让企业发展有依靠
虾峙镇依托渔业产业基础及时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带动当地大批渔民转产转业,投入海上运输、海上工程等行业。
在虾峙海运产业蓬勃发展、扬帆远航的同时,虾峙镇海运商会党总支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搭建助企服务五大平台,在引导产业、培训就业、村企结对、金融合作、矛盾调解等各项工作中精准发力,带动海运企业协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