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法院去电通知退赃款却被当成电信网络诈骗。业内人士表示:

大众的防诈骗意识增强了

本报讯(记者 俞怡至 通讯员 王文琪)“我们是普陀法院,这里有一笔钱要退给你……”“你是个骗子!”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日前向被害人去电通知赃款退赔事宜时,遇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他们被当成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为啥会遭遇如此情形?事情要从一起诈骗案说起。

2019年6月,舟山籍一男子贝某伙同宁波一男子陈某等人在宁波成立催债公司,向网络借贷公司承接催债外包业务。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该催债公司获得了大量借款人个人信息。同年8月,贝某等人假借网络借贷公司名义进行催债,将钱占为已有。同年9月,东窗事发,贝某等9人被抓。去年11月,该9人因犯诈骗罪被区人民法院判刑。

经查,贝某等人共诈骗了43万余元,涉及124名被害人,其中最少的被骗200元,最多被骗7000元。去年12月,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到位32.8万元。之后,法院着手处理执行款的退赔事宜。因被害人均为外地人,法院工作人员逐个给他们打电话,通知他们提供各自的银行账号用于打款。

“很多被害人接到我们的电话后,第一反应是遇到了‘冒充公检法’诈骗,有的直接挂断,有的怒骂我们是骗子。”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汪琛告诉记者,还有一名北京的被害人甚至在电话里出起了“考题”。“你说你是法院的,那我考考你,《法官法》第三条是什么?马上答出来。”对方说。“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汪琛马上流利地回答出来。“那第六条又是什么……”对方不依不饶地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弄得汪琛哭笑不得。

于是,区人民法院通过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赃款退赔公告。汪琛再次通过电话和短信形式通知各被害人查看公告,他们这才放下顾虑,提供了身份认证信息和打款账号。目前,该笔执行款已得到妥善发放。不少被害人收到钱后,特意来电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致谢。

“虽然我们被当成了‘骗子’,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说明大众的防诈骗意识在不断增强。”汪琛说。

2021-08-09 法院去电通知退赃款却被当成电信网络诈骗。业内人士表示: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43924.html 1 3 大众的防诈骗意识增强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