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对标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详细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主要目标任务,擘画的幸福新图景催人奋进。我们要以梦想为纸、实干为笔,勇做共富路上的先行者,幸福路上的实干家。
这次会议审议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普陀实施方案(2021—2025)》,确立了七个“率先实现”目标任务:率先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高能级对外开放;率先实现高品质城乡均衡;率先实现高标准生态文明;率先实现高效能社会治理;率先实现高水平公共服务;率先实现高层次精神文明。
七个“率先实现”的提出是勇气与底气的叠加。现阶段,普陀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发展后劲越来越足、特色产业越来越大、绿水青山越来越美、民生保障越来越强。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2,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达到联合国标准的相对富裕水平。但是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省、市共同富裕目标体系,现阶段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不少,尤其是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实施方案”的制定就是针对问题补短板、聚焦差距谋发展、围绕目标求突破,用实干和担当回应民声、共绘蓝图。
方案确立的目标既立足实际、又高瞻远瞩,既明确了发展方向,又明晰了发展路径,具体可感,操作性强。瞄准这些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我们只有深谋实干、奋勇争先,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让图景变为眼前景。
目标在前,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踏踏实实走好前行的每一步。各地各部门各领域都要对照目标、认真研究、对号入座、有力落实。有优势的要率先示范、差距大的要迎头赶上,更要结合自身实际奋勇争先,以局部的担当为全局工作的推动建功立业。优势产业要激发科创动力,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培植竞争新优势;城市与乡村要探索融合新路径,打造一批城乡产业协作的标志性工程;基层单元要发挥好社会治理“普陀模式”的先发优势和首创优势,激发社会治理新效能。
共同富裕是干出来的,也是探索实践出来的,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全区上下要锚定目标、担当有为、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把擘画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