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数字化应用筑起防台新屏障

防御台风“烟花”期间,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应急指挥平台集中12个部门系统,实时接收现场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决策部署和指令下达

本报讯(记者 徐靖 王梦倩 俞怡至 郭杰 通讯员 王占龙 朱晓莉)“滨港路上某处有大量积水,请相关部门前往处置!”7月25日上午,在沈家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警龚曾豪通过“科技管控港”监控系统,提醒相关部门到沈家门滨港路对因台风天海水倒灌造成积水的现场进行处置。在指挥室的监控大屏上,整个港区景象一览无余,大屏可视化系统实时显示辖区内台风影响下的动态。“我们在值班室就能直观地排摸,随时掌握辖区内积水处动态,并直接联系巡逻民警对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除,防止海水倒灌造成更大影响。”龚曾豪说。

这是防御台风“烟花”期间,我区充分应用数字化平台系统为防台工作筑起安全屏障的一个缩影。

位于展茅街道的潭弄水库,是以防洪、农业灌溉为主的小(二)型水库。台风“烟花”开始影响我区时,区农业农村局安排巡查人员进行预泄预排,将水库水位保持在汛限水位以下,控制水库内的蓄水量,以应对强降雨影响。“山塘水库巡查管理难度大,每当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单纯人力巡查,水位情况很难实时掌握。”区农业农村局运行管理科副科长邵丰胜说,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及智慧水安视频监控平台,实时了解水库蓄水和降雨情况,为做好防汛防台、排水泄洪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当超出水位线等情况发生时,平台就会自动报警,提醒采取相应措施。

受台风“烟花”所带来的强风和强降雨影响,从7月25日晚开始,沈家门渔港部分停泊渔船出现移锚、船体受损等情况。区海上综合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借助监控探头发现险情后,通过海上监控系统远程关注港区渔船情况。次日上午7时,区海洋与渔业局同我区25艘小型舢板船主密切合作,通过北斗卫星示位、海上实时监控、高精度卫星电话等数字化设备,结合港区内风力、潮水情况播报检测系统,协助小型舢板有序高效参与移锚渔船抢险,于当天中午基本解除沈家门渔港内船舶移锚险情。“多亏了这些‘千里眼’为我们指明方向。”区海洋与渔业局渔港管理站站长沈勇说。

同时,在防御台风“烟花”期间,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应急指挥平台集中我区气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12个部门系统,涉及摄像监控14000余个,实时接收各部门的现场信息。“总指挥人员通过该平台实时掌握现场情况,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进行决策部署和指令下达。”区应急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2021-08-03 防御台风“烟花”期间,区应急指挥中心综合应急指挥平台集中12个部门系统,实时接收现场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决策部署和指令下达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42427.html 1 3 数字化应用筑起防台新屏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