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建筑工人挥汗如雨写明天

——普陀水街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筑工地踏访记

栏语 进入七月以来,骄阳如火,热浪灼人。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炎炎烈日下或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或为美好家园清洁环境,或为市民生活提供服务,汗水的背后是他们对家园和城市的爱与坚守。为真实展示各行各业劳动者之美,即日起本报开设“高温下的坚守”栏目,刊发各路记者在高温一线采访发回的系列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敬请关注。

□记 者 李若茗 罗沛文

通讯员 刘 纬

小暑后,岛城气温上升。连日来,在火热骄阳炙烤下,城北沈芦公路附近正在建设中的普陀水街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的建筑工地,工人们挥汗如雨奋战在一线。

7月14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工地现场进行了实地踏访,一下车便感受到滚滚而来的热气,在施工现场站了几分钟,毒辣的阳光便将我们烤得汗流浃背。当天,随身的气温计显示现场温度达到了38℃。工人们顶烈日、冒酷暑,一直忙碌着,将钢管、夹具等搭建成架子,并仔细将每一处连接口拧紧。

我们随着项目总承包单位负责人秦波爬上08A主题酒店地块二层楼面,他告诉我们,目前整个项目进度已过半,预计7月底主体结构可完成封顶,今年年底能完成总体装修工程。

在记者的实地踏访过程中,记录下建设者们挥汗如雨搏明天的点点滴滴场景。

“小心点,太阳晒着的钢筋很烫”

在踏访工地时,负责工程质量和作业安全的负责人虞科栋看到我们站在一堆钢筋旁边,连忙提醒我们:“小心点,太阳晒着的钢筋很烫!”只见虞科栋的安全帽下满是汗水,顺着脸庞不断往下滑落,背上的汗水浸透了衣服。

“最近天气好,工人们都在加紧施工。天气很热,单位准备了各种防暑药品,比如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还供应茶水。”虞科栋告诉我们,因为夏天喝冰水容易拉肚子,所以工地里提供的都是温热开水。

此时,一台起重机吊装着满满的夹具缓缓移动到工地上方,一位工人上前将夹具从吊篮里卸下来。“注意安全!吊篮角落里还有几个,不要遗漏了!”正在和我们交谈的虞科栋突然对着工人喊了一声。应声看去,我们注意到,如果那几个夹具没有被卸下来,随着起重机缓缓上升则会有掉落砸伤工人的风险。“有时工人下班了,我会去现场多看一下,多检查一下,力求万无一失,工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虞科栋说。

当问到身处一线是否觉得辛苦时,虞科栋摆摆手:“这个项目是区重点项目,我能参与进来觉很荣幸,只要出工程精品,再苦再累也高兴。”

“天热时一天要换两三副手套”

46岁的姚涛是架子工班长,从事这份职业已有10余年。他头戴安全帽,穿着一件长袖格子衬衫,双手戴着厚厚的手套,从地上搬起三四根钢管往正在搭建的架子边走去,刚擦过汗的脸上又淌下豆大的汗珠,衣领处早已被汗水浸透。

姚涛告诉我们,太阳把钢管晒得滚烫,起码有五六十度,不戴手套根本握不住。“天气热的时候一天要换两三副手套,手套里面可以倒出来水。”

我们将手套戴上感受了一下,手套里面又闷热又潮湿,不出半分钟,手心早已闷出了汗,这还仅仅是在没有进行搬运工作的情况下,而姚涛和其他架子工每天戴着手套进行8小时的工作,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被汗泡得发白起皱。

“累是肯定累的,衣服都是干了湿、湿了干的,为了幸福普陀的明天更美好,我觉得很值得。”姚涛身上暴露在阳光下的每一寸皮肤都被太阳晒得黝黑,脸上却挂着明晃晃的笑容。

当天的采访结束,我们走出工地脱下安全帽的时候,一行4人的头发全部汗湿了,衣服被汗水紧紧地贴在后背上。在户外呆了2小时,尽管事前做足了防晒措施,但是太阳还是将露在外面的脸、手、后脖颈晒得通红。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纷纷给予建筑工人满满的敬意,他们在热浪中坚守岗位,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保障着工程进度,筑起城市的新“高度”。高温下的建设者,你们辛苦了!

2021-07-19 ——普陀水街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筑工地踏访记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41102.html 1 3 建筑工人挥汗如雨写明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