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梦倩
自2018年进入普陀消防救援大队以来,他参与灭火救援千余次,用汗水和热血守护一方平安,谱写一曲奉献之歌。他就是普陀消防救援大队香榭街救援站特勤班副班长、普陀好人郑东旭。
组织热身运动,开展操法训练……日前,记者来到普陀消防救援大队香榭街救援站时,郑东旭正在组织队员开展操法训练。“训练操法能更好地提高队员们的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在训练中,我会把最好的经验教授给新队员。”郑东旭告诉记者,通过“传帮带”,让新队员更快、更好地应对不同救援环境,争取在每一次救援中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居民房、厂房、船只、车辆起火、跳海跳楼轻生、交通事故……加入普陀消防救援大队3年来,郑东旭经历过各种救援场景。“在群众看来,一些火灾现场让人生畏,但这些年的经历培养了我更强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回忆起第一次直面火情时的情景,郑东旭说,当时由于经验不足,犯过严重错误,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2018年底,郑东旭第一次参与灭火内攻任务,处理船只机油仓起火事故。“到达现场后,班长下达指示,我和另一名队员拿上装备就往现场冲。”郑东旭告诉记者,由于紧张,直到后来班长到灭火点提醒他,他才发现没有配齐防护设备做好自我保护。郑东旭说,那次经历给他上了一课,之后每次出警,他都会认真做好检查。成为班长之后,每次出发前第一件事就是提醒队员们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只有我们首先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才能更好地战斗,全情投入灭火救援工作。”郑东旭说。
2019年,台风“利奇马”肆虐。“我们接到报警,平阳浦一户人家被淹,3个孩子被困在水里,最小的仅11个月。”郑东旭告诉记者,接到报警后,他和其他3名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救援。因为皮划艇被调配到了其余救援现场,他们向附近宾馆借来一只脸盆,带上救生衣、救生绳等装备,在水中跋涉300多米后,终于到达救援点。“我们到的时候,衣服、罐子、煤气瓶等都漂在门口,水深达到1米。”郑东旭回忆说,由于水位过高,他们一人抱一个孩子往外面走,把最小的孩子放在脸盆里,终于把孩子们都安全转移了出来。
在救援现场,郑东旭舍身忘己,冲锋在前;在训练场上,郑东旭刻苦训练、勇争一流。每一次训练,他都仔细斟酌每一个动作细节,一遍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去年举行的全省首届“火焰蓝”全员岗位大练兵比武中,郑东旭荣获全省消防员个人全能第三名,并记三等功一次。“只有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才能让自己在救援中保持最佳状态,更好地完成每一次救援任务。”郑东旭说,每次执行救援任务时,看到群众都能安然无恙,能将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他就会感到无比自豪。“那一刻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对于未来的打算,郑东旭坚定地说:“希望我能一直干下去,为守护普陀一方百姓平安,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