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张金梅 十八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料患病丈夫

□记者 梁夏

近日,市民林如娣致电本报,希望通过媒体向自己的弟媳妇张金梅表示感谢,感谢她十八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细心照料她的弟弟林益田。

“为了夫妻间的那份感情和责任,她照料瘫痪的丈夫18年,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正能量。”日前,记者跟随林如娣来到她弟弟林益田和弟媳张金梅在东港的住处。“这是夫妻应尽的责任,谈何感谢。”见到记者时,今年73岁的张金梅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时间拉回到18年前的一个夜晚,57岁的林益田突发脑溢血不省人事,抢救了7天7夜才苏醒过来,但落下了左腿左臂瘫痪,甚至连正常说话都有困难。在医院医治和孩子家里休养1年后,妻子张金梅尊重丈夫意愿,一起回到位于沈家门滨港路的家中。虽然家住7楼,但为了丈夫能早日康复,张金梅坚持每天扶着丈夫出门锻炼身体。“肩膀背着、胳膊扶着他到楼下,沿着滨港路从西到东走走歇歇一直锻炼。一年365天,刮风下雨也没落下一天,大风大雨天我就想办法让他走楼梯,一般不是太大风,他穿着雨衣,我撑着雨伞,肯定得出去走路锻炼。”张金梅说。

就这样,夫妻搀扶着过了整整8年。在张金梅的悉心照料下,林益田的病情逐渐稳定。随着年龄增长,林益田再也爬不了7楼。于是,夫妻俩决定卖房搬家,在东港买了一套1楼的房子。刚开始林益田还能拄着拐杖在小区附近走走,后来时常摔倒。张金梅不放心,就开始用轮椅推着丈夫出门遛弯。“就为了让他出去兜兜风,我推着轮椅从东港到滨港路让他看风景,推到北安公园让他看热闹,就这样推了好几年,想不到他第二次又中风了。”

第二次中风后,虽然子女也经常过来帮忙,但张金梅仍不放心,坚持亲力亲为。18年来,张金梅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一心扑在照料丈夫上。近几年,她自己的身体也出了各种毛病,走路不太顺畅,需要手术治疗,可担忧病瘫在床的丈夫,张金梅毅然选择放弃手术。“动手术起码要休养6个月,这6个月丈夫怎么办?我儿子说请保姆,我坚决不同意,我下定决心不请保姆要自己照顾他的,要苦一起苦,要去敬老院就一起去。”

张金梅说,这么多年照料丈夫,她从没觉得辛苦。唯一难过的就是第二次中风后,丈夫连眼睛也看不太清了,经常情绪低落。“他虽然人不能动,但心里都知道,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要分开了。第二次中风后话也不会说了,有几次勉强写了几个字,说他拖累的人太多了。”张金梅几度哽咽落泪。

“苦也情愿,因为他是我丈夫,应该照料他的。他跟我说,你对得起双方的父母,对得起子女,对得起丈夫,你全部都对得起了。我说有这番话也就够了。”张金梅依旧每天熟练地帮丈夫按摩、喂饭,她说,丈夫能多吃一口,她便多开心一分。

“我只是做了一个妻子该做的事情。”没有太多华丽辞藻,有的只是涓涓细流的爱,18年来,张金梅老人用行动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贞不渝的爱情。

2021-06-24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29399.html 1 3 张金梅 十八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料患病丈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