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深化改革 勇于破题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谱新曲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近年来,普陀坚持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标先进城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聚力行政审批全面提速增效,实施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加快打造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深化改革、不断破题中,擦亮普陀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的靓丽底色。————题记

□记者 胡晓 通讯员 应锡锋

前不久,浙江巨能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收到了厂房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证,该项目审批时间的缩短,为这家企业赢得了发展先机。这得益于项目承诺制的推行,进一步精简了审批材料,这是普陀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最多跑一次”

跑出改革加速度

2017年,普陀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从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改起,旨在让群众和企业进门办事时,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时,能够少跑、跑一次甚至不跑,实现一次性办成事。如今,这项改革还在不断深化。

“以前涉渔证书遗失了,渔民或者企业需要登报公示,然后拿着报纸来窗口办理遗失手续。”区行政服务中心海洋渔业窗口主任李忠谊介绍,今年4月开始,在试点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国籍登记证书遗失补发办理基础上,窗口将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渔业普通船员证书及渔业职务船员证书的遗失补发办理都纳入涉及范围。渔民或者企业可以直接到窗口登记,在网上免费公示。

涉渔证书遗失声明网上免费公示,是该窗口进一步深化“无证明”改革、践行“最多跑一次”工作迈出的新一步,也是区审招办“优化涉民涉企服务一百项”工程的其中一项。

据了解,从今年起,由区审招办牵头实施“优化涉民涉企服务一百项”工程,涉及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医疗健康、项目投资、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重点优化解决一批群众牵肠挂肚的细节问题,持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个无”行动

提升服务水平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是政务服务窗口被抱怨最多的“三难”问题。“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我区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大力推进“审批受理无否决、执法监管无偏见、服务提升无止境”三个无行动,想方设法为群众、企业服务,做到“只设路标、不设路障”。

“审批受理无否决”向“事难办”开刀。对不符合受理条件或涉及非标准化的申请事项,做到容缺受理,解决企业和办事群众因材料问题而导致的“反复跑”“来回跑”难题。同时不断拓展改革覆盖面,推动各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及区内其他公共服务窗口单位全面推广“部门审批无否决”制度,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执法监管无偏见”对行政执法动真格。今年来,我区出台了全市首部《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组建成立“执法无偏见”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从供给侧出发,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应清尽清、应废尽废、应改尽改。

同时,“服务提升无止境”着力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不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保姆式”全流程跟踪代办服务;组团式精准服务,实行服务窗口前移,为重点项目开展联合上门审批;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3.0,大幅缩减办理时限,提升审批效率;“一窗办”企业注册登记服务,着力减少重复材料提交。

用心用情

全力打造“三服务”2.0

为进一步开展“我为发展做贡献、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打造“三服务”2.0版,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公布了区级层面28项任务清单。

2021-06-22 深化改革 勇于破题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28607.html 1 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谱新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