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先行先试 攻坚破难

综合海事服务扬帆勇进写新篇

□记者 丁琪蜜 通讯员 王巍桦

近年来,普陀贯彻落实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战略及浙江省关于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要求,围绕油气全产业链,先行先试、攻坚破难,大力发展综合海事服务产业、打造综合海事服务基地,通过油气产业带动海事服务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

据悉,今年1至5月,全区完成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量103万吨,其中锚地加注量达到59.1万吨,占比进一步增大。浙台码头(综合海事服务岸基站)完成综合海事服务50单,实现海事服务产值7亿美元。

突破不止

燃油加注生机盎“燃”

保税燃料油供应业务是海事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8年,中石化全球船供油业务中心落户普陀,这是推进我区海事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普陀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沃土,为中心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极大便利。保税油“一船多地多供”是浙江自贸试验区普陀片区在全国的首创之举,企业在舟山海关办理一次手续后,就可在一个航程内,在多个港口为多艘船舶开展供油,实现长三角一体化。“手续办理更简便,油料损耗更低。”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中心的落地反过来也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依托中石化全球船供油业务中心,我区做大保税燃料油供应业务,保税燃料油加注量从2017年的88.5万吨、占全市份额的49.2%,到2020年达286.3万吨,占全市份额的61%,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步履不停,突破不止。在提升供油效率和服务水平上,我区加快推进专业供油船队建设。去年8月,浙江自贸试验区船用燃料供油“舟山船型”首制船——“润吉1号”正式投运,该船为5000载重吨级,单航次最多可以供应船用燃料油4600吨以上。目前,浙江自贸试验区内允许从事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服务的船舶共57艘,其中普陀31艘。

船舶加油不用东奔西走,在锚地停着,油就能上门。随着加油船舶数量的增加,加注锚位却常常“一位难求”。对此,我区进一步优化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锚位布局,目前全区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锚位已增加至17个。“这些锚位可24小时开展作业。”区港航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同时,我区提升船舶保税油加注全周期供应效率,目前已压缩至24小时左右,基本实现船到即加、加完即离。

创新不断

综合服务精益求精

除了燃料油加注,在锚地打造服务区,提供“一站式”综合海事服务,吸引更多国际航行船舶在普陀补给,这是推进我区海事服务产业发展的又一突破口。

近日,市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指挥部公布了首批锚地国际航行船舶物料供应岸基服务站、供应企业和船舶名单,台贸码头入选为全市首批唯一岸基服务站。

从空中俯瞰普陀海域,每日大量船舶往来于此。据统计,全年途经普陀海域的国际航行船舶达10万艘,其中有2万艘进入到普陀的锚地、港口。如何充分发挥普陀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潜在的巨大发展空间,将“流量”变为“留量”?普陀围绕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先行先试,攻坚破难,在做大做强综合海事服务产业中,交出一份出色答卷。————题记

2021-06-16 先行先试 攻坚破难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30320.html 1 3 综合海事服务扬帆勇进写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