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普陀医院搭上“山海”提升工程快车提能级

本报讯(记者 励佳 通讯员 邵盛欢)5月26日,普陀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同签署“山海”提升工程协议。12位来自邵逸夫医院的专家自此开始了常驻普陀医院的跨海行医之旅。经过半个多月的磨合与适应,日前,各位专家已经开始日常坐诊和手术。

6月8日上午10时,邵逸夫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普陀医院常务副院长梁岳龙刚结束一台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来不及喘口气,他大步迎向在手术室门口等候多时的病人家属,细细地解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1个小时,时间短,出血少,一切顺利,你们放心。”

腹腔镜技术创伤小,一般只有4~5个小孔,对病人来说愈合快、负担小,同时,手术中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复发几率也相对小,在肝癌治疗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邵逸夫医院是国内微创外科领域的领军者,自1998年开始推行这项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希望通过此次‘山海’提升工程,让好的技术在普陀医院扎根生长,让更多海岛市民受益。”梁岳龙告诉记者。

“以前这种肝胆类的病人基本会选择到杭州、上海等地的大医院做手术。”普陀医院普外科主任丁琼告诉记者,通过“山海”提升工程,普外科多了一批肝胆胰、乳腺、麻醉等领域的国内知名“行家里手”。“现在,我们能自主开展这类高难手术,真正实现了大手术不出岛。”同时,由于专家们长期驻守,让病人对术后恢复吃了“定心丸”,也对普陀医院医疗队伍建设起到长期的引导和帮扶作用。

据了解,“山海”提升工程是我省“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迭代升级版的民生工程,通过省市级三甲医院与县级医院实行紧密型合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山、海延伸。邵逸夫医院与普陀医院就是其中一组结对伙伴。在两院签约后不久,梁岳龙等12位专家于6月初进驻普陀医院,融入新的岗位与工作。“我们会积极适应新的角色,肩负起提升海岛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责任,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梁岳龙说。

普陀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院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普陀医院就挂牌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陀分院,实现了普陀医院科技兴院办院方针和“联姻借脑”发展思路的生动实践。普陀医院将以“山海”提升工程的全面落实为契机,着力补齐学科和服务管理短板,打造一批领先学科,为海岛群众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021-06-15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26174.html 1 3 普陀医院搭上“山海”提升工程快车提能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