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梦倩 通讯员 唐毓蔚)通过科技手段,浓缩金枪鱼加工中产生的高氮磷废水,使其成为蛋白肽开发的原料,以此实现废水变宝。这是近日记者在浙江企润食品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也是我区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助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
去年底,在区生态环境分局的促进下,浙江企润食品有限公司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舟山驻点工作组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就污染治理、资源化利用、精深加工等方面展开合作研究。合作方案的核心就是对水产加工产生的高氮磷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譬如利用高浓度金枪鱼蒸煮水,开发低分子胶原蛋白、鱼油等高价值产品,同时形成高效减排工艺。
在该企业生产车间内,自动控制的蒸煮设备冒着腾腾热气,正在蒸煮冷冻金枪鱼。半小时后,遇热融化的金枪鱼原汁,通过单循环蒸馏浓缩设备排出富含蛋白等营养物质的高氮磷废水,再流入相应桶罐中就完成了整个处理过程。“经过蒸馏浓缩设备处理后的高氮磷废水,呈现黄白色,就可以作为其他企业蛋白肽开发的原料。”该公司副总经理方信根说。
据介绍,浓缩后的高氮磷废水能以每吨4000元的价格出售,为该企业节省了一部分开支。“之前我们每个月要支出5万元左右的污水处理费用,如今已降到了每月2万元,一年能省下30多万元。”方信根说。
据了解,我区自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以来,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推进各项任务。去年,我区完成了“1+4”方案编制,即《普陀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与目标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这四张清单的编制工作,以此作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挖掘地方特色,以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海洋废弃物为重点,让“无废”触角延伸至废水、废气等,努力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
“今年,我们将继续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助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精心绘就‘重要窗口’普陀靓丽风景生态底色。”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