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璐瑶 通讯员 忻俊豆)6月5日晚,由区人大常委会、区纪委区监委、区委宣传部主办,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2021年普陀区“民生实事项目”电视问政在普陀大剧院举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戴灵芝等到现场观看。
从2017年开始,我区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4年来,已实现区、镇、街道全覆盖,办理了代表票决通过的139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又非常紧迫的民生实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后到底有没有真正建好、用好、管好?在本期电视问政举办前,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代表、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深入全区各地展开调研,直击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并拍摄了9个暗访短片。
《我区社会化养老工作发展不均衡》《在岗专家少 化验配药难》《“救命神器”不可成为摆设 AED推广普及需受重视》……问政现场,随着暗访短片的播出,我区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逐一呈现。参与问政的区人大代表针对短片中反映的问题连连发问。
“我们的监管责任确实没有落实到位,接下来将全面梳理排查。”“工作中,我们发现这方面存在薄弱点,目前已在着手解决。”面对视频采访画面和一个个犀利提问,被问政单位的负责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诚恳给予回应,并就问题解决的时间节点等做出郑重承诺。
据了解,电视问政后,区人大常委会将通过听取报告、现场督查、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随时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