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琪蜜
奋斗是永恒的主题。
陆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蚂蚁岛,如同漂浮在东海中的一只小蚂蚁。回望这座海岛的前世今生,从自力更生的生产自救,到努力摘掉“癞头山”帽子,再到打造成“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凝练出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蚂蚁岛精神,是蚂蚁岛数代人心中的精神支柱,亦是蚂蚁岛最为生动、真实的发展写照。
如今,蚂蚁岛精神已纳入浙江精神谱系,与红船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一起成为了浙江的“红色根脉”。蚂蚁岛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希冀,闪烁着创业创新、奋斗成就幸福的光芒。
感悟奋斗初心 汲取奋进力量
回忆起解放初期渔民的艰辛,今年八旬有余的老渔民蒋回信至今历历在目:一出海便要漂泊不定时日、常常面临淡水不足、靠着简易的木船与大海斗智斗勇……困厄的环境、艰难的生活并没有压倒这里的人们,反而将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坚韧品质馈赠于此。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筹集足够的买船钱,蚂蚁岛200多名妇女搓了6万公斤草绳,换钱购买了“草绳船”。随后,村民们又自发捐献450只铜火囱和金银首饰,购得另一艘大捕船“火囱船”。
时光飞逝,蒋回信从渔民变成了船老大,挑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同时也见证着蚂蚁岛渔业的发展:小木船换成了机帆船,出海捕鱼从近海到了远洋……
“党的领导伟力,民众的奋斗魅力以及蚂蚁岛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海岛向海而生,向海而兴独具精神特质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蚂蚁岛人形成了艰苦创业初心守,勇立潮头启新程的使命担当,使得蚂蚁岛精神成为浙江精神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直研究蚂蚁岛精神的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贝静红表示。
弘扬红色精神 绽放时代光芒
如何才能将流淌在蚂蚁岛人血液中的蚂蚁岛精神发扬光大?2018年,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正式启用。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51万余人次。
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蚂蚁岛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顾博盛说,近年来,蚂蚁岛通过挖内涵、打品牌、建设施、推项目等方式,多举措推进红色教育基地建设,让蚂蚁岛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红色教育体验线、廉政教育“警戒线”、造船体验工业线、特色海洋文化线、野外生存拓展线……在蚂蚁岛,如今已形成集参观、讲解、学习、互动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闭环系统。
近年来,蚂蚁岛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确立“精神立岛、渔业稳岛、生态建岛、工业强岛、旅游兴岛、数字治岛”的发展思路,努力开创传承弘扬蚂蚁岛精神新篇章。做大做强船舶修造产业,去年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88亿元。大力发展虾皮加工,生虾皮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享有“虾皮之乡”的美誉。此外,渔港码头、生活污水、大陆引水、游步道、文化广场、景观绿化等一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赓续红色根脉 赋能城市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唯有占据精神的高地,才能在发展的潮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前进。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区上下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产业基础不断壮大,产、城、景、人加速融合,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海岛县(区)前三位,入选2020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是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书写了开放活力美丽的幸福普陀新篇章。
“城市的发展进步,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舟山市委党校副校长张信国认为,在践行蚂蚁岛精神时,需要做到三个基本遵循:一是价值遵循,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二是观念遵循,系统谋划协调发展;三是方式遵循,因地制宜改革创新,让蚂蚁岛精神在实践中历久弥新。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区将强化使命担当,深入挖掘蚂蚁岛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全力推进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用精神唤起热情、激发斗志,为幸福普陀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