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励佳 通讯员 邵盛欢)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1999年10月30日,吴孟超受聘担任普陀医院名誉院长。他为此挥毫书写了“共同协作,发展普陀外科事业”,成为普陀医院发展史上的吉光片羽。同时,普陀医院外科,尤其是肝胆外科迎来了迅速发展的契机。
受聘当天,吴老为全区一百多位医务人员作了有关肝癌防治的学术讲座。“他提出的一些观点,比如肝癌早期诊断等,让我们终身受益。”昨天下午,普陀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李飞波回忆说。
学术讲座结束后不久,普陀医院在六横开展了肝癌流行病学调查,尝试分析肝癌高发原因,积极探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模式。“我一直记得他说,做医生不能只针对疾病本身,一定要站得高一些、远一些,综合性对待疾病发展始末。”李飞波说。
在往后的20余年间,普陀医院肝癌治疗朝着综合性多学科诊疗方向迅速发展。除了外科切除,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等新的治疗方式多点开花,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其中介入治疗发展势头最为迅猛。
普陀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郑朝晖说,介入治疗对病人身体负担小,术后恢复快,与外科手术等其他手段配合诊治,可以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目前,我们医院的介入手术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设施设备,在全省县级医院中都是领先的,有不少市外、省外患者慕名而来。”据统计,去年,普陀医院介入中心救治肝癌患者300例,今年截至目前已救治150例左右。
李飞波说,以前像吴老这样与海岛医院积极联动的院士是个例,现在有更多的院士、专家加入到海岛医疗服务的队伍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普陀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有了阶梯式提升。2013年通过了浙江省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评审,2016年率先在全市通过JCI(国际化医院)认证,在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国考”中获评等级B+,在全国2413家参评的三级公立医院中排名540名,较上一年度排名上升234位,为全市唯一排名大幅提升的综合性公立医院,省内排名也显著提升。“我们得到了省级大医院和上海大医院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建立起了成熟的坐诊联动机制,专家们定期坐诊海岛医院,群众看大病也不一定需要出岛了。”
另外,在吴孟超任普陀医院名誉院长期间,该院选送医务人员前往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修,手术室护士陈志红就是其中一位。“我的进修方向是学习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的各项规范流程,为专家来我院做手术时,提供更好的协助。”进修期间,陈志红多次与吴孟超搭台,“吴老当时都80岁了,但上手术台时手很稳,动作很快。”
走下手术台,吴孟超的严谨和细致让陈志红记忆尤深。虽然事务繁忙,但吴老依然坚持每周查房。“他会关注病人床铺是否整洁以及检查每个卫生间的纸巾摆放情况。”陈志红说,“吴老是荣誉满墙的院士,也是一名医者仁心、值得尊敬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