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无卫生设施住宅提升改造启动

我区计划今年完成377户,2022年6月底前基本消除沈家门城区内667户家庭“拎马桶”现象

本报讯(记者 高阳 通讯员 胡莹洁)日前,沈家门居民郭跃敏一大早起床收拾客厅,腾出位置为随后进行的施工做准备,他是健民路上第一个享受无卫生设施住宅改造的居民。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工作的一部分,无卫生设施住宅房屋提升改造工作将为更多家庭送去福利。

郭跃敏居住的健民路62号属于普陀区直管公房,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住宅内并没有独立卫生设施,住户需要每天提着痰盂粪桶,去百米外的公共厕所倾倒,非常不便。“我们这里老年人比较多,行动不便,没有独立卫生间一直是块心病,之前已有好几位老人在倒痰盂时摔倒过。”郭跃敏说,听说今年要装独卫,大家都很高兴,自己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郭跃敏家所处的弄堂经过前期现场勘查,共有13户直管公房将陆续进行卫生设施的改造,预计在6月10日前完成。

今年年初,为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工作,提升城市品质,我市出台了《关于推动解决中心城区内无卫生设施问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此,我区相关部门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把中心城区内无卫生设施住宅房屋这一问题作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工作,通过前期入户调查,将消除沈家门城区“拎马桶”现象与旧城拆迁、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有机更新工作结合,按照“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分类实施”的总体工作思路,设立了征迁安置、异地搬迁安置、就地改造三种改造模式,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据悉,我区计划于2022年6月底前,基本消除沈家门城区内667户家庭的“拎马桶”现象。按照计划,将对目前纳入普陀区棚户区改造计划的355户无卫生设施住宅,根据征迁安置既定规划和方案统一推进,尽快完成无卫生设施房屋的成片征迁、拆除重建等工作。对不具备改造条件的46户直管公房(21户已承租,25户空置)实行停止承租、搬迁腾空,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进行异地搬迁安置。具备改造条件的266户将进行分类改造,聘请第三方专业设计单位,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地下管网改造,分类制定施工方案,解决或缓解如厕难等居住问题。

“除健民路外,其他地区的无卫生设施房屋提升改造也将在近期全面铺开,计划在今年年内完成377户。”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住房保障管理科副科长黄细毛表示。

2021-05-25 我区计划今年完成377户,2022年6月底前基本消除沈家门城区内667户家庭“拎马桶”现象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20824.html 1 3 无卫生设施住宅提升改造启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