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琪蜜)我区近期出台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并加紧开展数字化改革移动端开发工作,数字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根据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我区将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数字化改革要求,以党政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为五大重点领域,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跨部门多场景协同应用,加快完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均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提高县域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水平,为全省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建设“重要窗口”重大标志性成果贡献普陀力量。
在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建设方面,我区将着力打造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等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构建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开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新格局。重点构建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普陀模块,全面推进“主要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构建“重大任务”贯彻落实的综合集成机制。
在数字政府系统建设方面,我区将构建整体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优质便捷的普惠服务体系,公平公正的执法监管体系,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建设“一网通办”“一网通管”的“掌上办事之区”“掌上办公之区”“掌上治理之区”,加快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重点建设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承接落实12项省级应用和6项市级应用,以及深化完善重大项目管理、城市有机更新、法治政府建设等3个区建项目。
在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方面,我区将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内容,以产业大脑为支撑,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以“未来工厂”、数字贸易中心及未来产业先导区等建设为引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应用,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数字经济运行系统。重点构建产业大脑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完善“未来工厂”建设机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健全数字贸易体制机制,承接好4项省建项目,着力打造渔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绿色船舶数字化管理平台、高能级科创服务平台等3个区建项目。
在数字社会系统建设方面,我区将打造一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为社会空间所有人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多样、均等、便捷的社会服务,为社会治理者提供系统、及时、高效的管理支撑,发挥“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双功能作用,让城市和乡村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温度。重点围绕“婴育、教育、就业、居住、文化、体育、旅游、医疗、养老、救助、交通、家政”等12大社会事业领域,率先推动在未来社区、乡村服务、未来海岛实现综合集成,承接落实好25项省建项目和5项市建项目,创新推进数字赋能幸福社区迭代升级、“嗨普陀”综合性数字文旅服务平台提升、数字赋能东极“未来海岛”建设和“智慧田园”数字化综合应用等4个区建项目。
在数字法治系统建设方面,我区将结合实施《法治浙江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浙江省政法智能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构建数字法治系统,推动法治建设重要领域体制机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系统性重塑。重点构建以“1337+3+6”为核心内容的数字法治工作体系,即建设1个数字法治综合应用,完善风险闭环管控体系、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三大重点任务”“三个集成应用”和7个省建基础应用、3个市建特色应用,创新打造数字矛调中心、科技管控港等6个区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