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母亲的镴茶壶

□史明忠

小时候家里有一把镴茶壶,是母亲出嫁时的嫁妆,如果留存到现在,也有八十多年了,虽然算不上古董,但也足够让人回想起许多往事,或睹物思人,或睹物思事。只可惜十多年前,因老屋拆迁,在母亲搬新居时给弄丢了。虽然时隔多年,但每当泡茶品茗,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把镴茶壶。

镴茶壶用镴制作,呈四方形,能装两斤多水,每面的中间都有长方形的凸出,是镴匠师傅敲压出来的,显示出些许的美观。镴茶壶有盖,有环,环是双环,用方形黄铜条做的,弯成半个圆,可以两边分开放倒。

母亲过了四十岁以后,因劳作辛苦,又缺乏营养,眼睛开始不好,时常上火流泪,视物模糊,但那时家里经济困难,一家人温饱尚成问题,哪有余钱就医吃药。后来听人说茶叶能去火明目,对于母亲这样的眼疾很有医疗作用。于是,母亲就在南货店用一毛钱买了一包茶叶末子。擦洗好镴茶壶后,抓一小撮茶叶末放进壶内,然后倒入开水,刹时一股浓浓的、带有中药味的热气从镴茶壶里散发出来,说实在的,那股气味很不好闻,与现在喝的茶香比较起来,真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下,根本没法比。母亲将有点酱油色茶汤倒出一杯,像喝药一样慢慢喝下,只见脸上露出一丝苦苦的表情。我说:阿母,给我喝喝看。母亲给我倒了半杯。刚喝进嘴里,就一口吐了出来,那味道又苦又涩,又有一股陈年的积压味,实在难喝。母亲苦笑着说:就算当药喝吧。

母亲喝了一段时间,眼疾虽然不见有大的好转,但也没有加重加深,看来效果还是有的。就这样,母亲茶末喝了好几年。

有一年春节过后,大蒲湾的大姨婆(母亲的大姨妈)来看望母亲,见母亲眼睛不好,又在喝这样劣质茶末,心痛地对母亲说,以后这样的茶末不要喝了,我家后山上有一棵老茶树,是自己的,树很大,茶叶很多,到谷雨时你们去摘,谷雨茶最能养眼睛医眼疾。

到了谷雨那天,天一亮,母亲就带着我到大姨婆家去摘茶叶。大姨婆家的那棵茶树真的又高又大,足足有6米多高,树冠遮阴了半块菜地,新鲜翠嫩的茶叶满树都是,那芽尖粗壮带毛,叶片厚实肥大。大姨婆叫我搬来一把梯子,搭在树干上。我顺着梯子爬到树上开始采摘。那时候我才13岁,身材比较瘦长,且轻盈灵巧,在树上像只猴子,攀爬自如。摘了整整一个上午,田篓装得满满的,约摸有七八斤。到底是青春少年,一点都不觉得累,还想换一只田篓继续摘,这时大姨婆喊我下来吃饭了。

大姨婆家吃过中饭,和母亲回家后,我烧火,母亲炒茶,那茶香弥漫着整个屋子,直到傍晚才把所有茶叶炒好。

从此,镴茶壶翻身了,能和母亲一起品尝享受清醇馥郁,香气怡人的谷雨茶了。母亲也把镴茶壶放到了最显眼的地方,若有亲戚邻里来家走访,母亲总会倒一杯请来访者尝尝,还随口说上句“今年的谷雨茶,好吃明目”。

之后,每年我都到大姨婆家采摘谷雨茶。随着身体不断的长大,采摘经验和技术的不断丰富提高,采下的茶叶也一年比一年多,最多的一次采摘十多斤,炒制后母亲一年都吃不完。

茶叶清香了,茶水鲜醇了,茶的营养和治病的功效也充分的发挥出来,喝了几年鲜嫩的谷雨茶,母亲的眼疾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好了。

一九七五年秋,我上山下乡到登步岛插队,大姨婆家的茶叶没有人去摘了。就在母亲又要喝茶叶末子的时候,普陀山的老同学何国庆知道母亲以茶养目,以茶治病的情况,每年都会送上几斤茶叶给母亲,这让我放下了心头的一些牵挂。

后来,那把镴茶壶边角的焊接处裂开,不能用了,母亲换了一把瓷茶壶。于是,镴茶壶就被打入了冷宫。

镴茶壶陪伴母亲大半辈子。现在母亲不在了,镴茶壶也不在了,每每回想起来,心里常常会生出一丝淡淡的思念和惆怅。

2021-05-10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15808.html 1 3 母亲的镴茶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