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
眼看着自己的汽车快没电了,一旁的充电桩却被燃油车“鸠占鹊巢”,这样的焦急与无奈,很多新能源车车主恐怕都遇到过。为了杜绝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相关部门在东港商务中心西侧的快充站安装了20套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这套系统能自动识别车辆动力性质,对燃油车说“非电勿扰”。
有了智能化停车位,让该进的进,不该进是进不来,电动车停车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其实,为了解决电动车充电车位被“鸠占鹊巢”的问题,普陀已经根据车主的使用习惯,在与城市建设适配的前提下,设置了不少充电车位,这次又增加了智能化管理功能,政府对车辆充电这种小事这么上心,必须点个赞。
一些看似琐碎的民生事项,对老百姓而言都是关系到幸福体验的实事难事,有些仅靠一家一己之力无法有效解决。对此,政府部门理应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停车难、充电难之类的群众身边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事实证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事项,不仅让百姓收获生活便利,也架设起了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
用心办好民生小事,要讲究方法,善借“帮手”。在“智治”时代,以往靠人力无法解决的难题有了新的破题路径。不仅仅是充电位的管理,在城市管理当中,政府部门不妨多找找大数据来当“帮手”,引入“城市大脑”解决具体问题。
办好民生小事,既要用心用情更要善用智慧,关键是要真正从民之所需出发。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治理始终都会面临新课题,百姓生活也始终会派生出新需要,一项政策实施后并不一定能一劳永逸,这提示城市治理者,只有不断掌握群众需求、不断改进治理举措,才能不断改善群众福祉,真正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