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洋畔正气无边,十里渔港细说方圆,非道不行,非法不言,民心所向,温暖颂言……”舒缓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一首由区文化馆创作的清廉渔歌《渔港清风颂》缓缓哼起,歌曲既结合了普陀地域文化,又融入清廉韵味;既有大海波澜壮阔般的激情澎湃,也有宁静港湾般的宛转悠扬,一股清风正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将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的渔民画与清廉主题相融合,以形象直观、表现力强的创作手法宣传清廉文化。广大渔民画爱好者以画笔为媒,《清廉村社》《清廉普陀》《船头廉政党员大会》《铲贪腐,倡廉洁》《“小微权力”宣讲上船头》一系列“廉”主题渔民画,打造了普陀传统海洋渔文化与清廉文化结合的民间艺术典范。
小品《送礼》、歌舞《口碑》等一批以清廉为主题的舞台文艺作品,以送戏下乡的形式送到船头、入渔户、进村社。
打造清廉题材作品,把清廉元素纳入文学创作、文艺作品和活动组织中,形成丰厚的清廉文化积淀,并不断推陈出新,这是普陀区清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区纪委区监委推出了一批以“廉”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并结合送戏下乡等形式,进一步推动清廉文化走进基层。此外我区还积极挖掘渔绳结、剪纸等民间艺术,组织开展清廉文化摄影比赛,在广大群众心中播撒下廉洁的种子,进一步增强清廉文化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今年,区纪委区监委还将继续灵活运用渔歌、快板等形式,创作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清廉文化节目,并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渔农产业、特色产品与廉文化创意相得益彰,全力营造“以廉为荣、以清为美”的良好社会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