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司永明在江苏宿迁外公家出生。外公家经营粮行,家境富裕,一直到8岁,他都过着平静快乐的生活。1938年的一天,侵华日军的铁蹄将这一切踏得粉碎。亲眼目睹外公死在日军尖刀下,看到日军四处杀伤抢掠,司永明心里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之后,我跟着母亲在洪泽湖一带讨饭,亲眼目睹侵华日军杀人的悲惨场面。”司永明说,当时侵华日军占领了泗洪,在小窑厂四周架起机关枪,强迫周围群众围观屠杀场面。“大刀朝脖子砍去,血喷出好几尺高,脑袋在地上骨碌碌滚出好远。”当晚,司永明被吓得发高烧,好几天没缓过来。“我当时真的恨死日本鬼子了。”司永明说。
1941年初,新四军的到来,让司永明更加坚定了参加革命的决心。“当时新四军白天潜伏,晚上到老百姓家里宣传抗日。”司永明说,新四军招募儿童团团员时,他想都没想就报名了。10多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加入新四军儿童团,为新四军贴宣传标语、发传单、站岗放哨。
“我们白天帮新四军割草喂马、宣传抗战,晚上跟着新四军上课学文化,有时还担任通讯员,为敌区地下党送情报。”司永明回忆道,“天冷时,我们头戴罗松帽,身穿破棉袄,把小纸条含在口中,要是情况紧急,就将小纸条咽进肚里。天热时,我们头戴芦苇帽,脚蹬草鞋,情报就塞在芦苇帽或草鞋中。过城门时,敌人以为我们是本地割猪草、挖野菜的儿童,就放行了。”
1942年底,司永明在新四军农会主任的动员下,去医训队野战外科。7个月后,他被分配到新四军第四师九旅二十七团当卫生员。从加入儿童团,再到医训队学习当卫生员,他在新四军的指引下,在战火中成长。1943年6月,司永明正式加入新四军。
“印象最深的就是挖地基、扒铁路,破坏日本人的运输线。”司永明略有些激动地回忆道,有一次,他们准备把从天津到南京浦口的运输线即浦津铁路切断,阻击日本人。“把铁轨卸掉后,成年人4人抬一根铁轨,我们小孩6个人抬一根。”
从13岁正式加入新四军,一直到1945年日本人投降,司永明跟着新四军队伍参与抗日战争2年多。军中生活紧张又辛苦,司永明上午学习医护知识,下午上文化课。因为卫生队条件简陋,伤员都住在老百姓家中,每天晚上,作为卫生员,司永明拎着防风灯,挨家挨户给伤员消毒、换药,并将换下来的纱布、绷带、棉花球带回卫生队,消毒后循环利用。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说到军中救护往事,少时所学的救护顺口溜,司永明依然能脱口而出。他说:“这些事我时刻铭记,由衷感谢党给了我学习文化和参加革命的机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