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怡至 通讯员 陈英
她扎根基层一线,从检12年,共审批办理刑事案件1500余件,无一错案。她先后获评舟山市优秀公诉人、浙江省未检业务竞赛能手、浙江省“优秀检察官”提名奖、舟山市“最美政法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由她负责的办案团队曾被评为全市优秀公诉办案团队。她就是李婷,区人民检察院一名年轻检察官。
勇于担当 筑梦三尺公诉席
在高考选择法律专业时,李婷就立志要成为政法队伍的一枚螺丝钉。2008年夏天,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区人民检察院,并成为公诉科的一名新兵,踏出了实现法律梦的第一步。从第一天起,她就知道自己身处一个优秀的团队,身边有全省优秀检察官、十佳公诉人等先进模范,榜样的力量时刻提醒着她要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诉人。经历了三尺公诉席上一次次大要案的历练,她多次在全市公诉业务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崭露头角。
每一次面对疑难复杂案件,虽然心理压力很大,经常会因为案件的定性、金额的认定辗转反侧,但她知道只有经过这一次次的考验,不断总结分析,才可能迎来下一次更完美的出庭。12年来,她独立承办各类刑事案件600余件,审批案件1000余件,秉持着规范、文明、理性、平和的办案理念,依法严格办理每一起刑事案件,做到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温情守护 护航别样青春
2017年,李婷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群体,未成年人。她始终秉持“双向保护”理念,尽可能挽救每一个涉罪少年,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作为一名女检察官,也是一名母亲,每次遇到性侵案件她都觉得无比痛心。2018年,李婷在办理一起猥亵儿童案件中,具有猥亵前科的被告人再次猥亵不满12周岁的儿童,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收到判决书后,她认为一审判决未体现法律对猥亵儿童从重从严的处罚,属于重罪轻判、量刑畸轻。于是,她立刻调取了近五年舟山同类型案件的判决情况,经过分析研判后认为犯罪情节与本案相近的案件均判处二年以上徒刑,而被告人具有法定从重情节,依法提出抗诉并获得市中院支持。最终,中院采纳抗诉意见并依法改判,对被告人增加一年刑期。本案被依法改判后被《检察日报》刊登报道并获得全省未检十大精品案件。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仅仅是办理几起刑事案件,更重要的是将法治的种子播种到每一名未成年人的心中。”李婷创建了舟山市首个未成年检察工作为主题的工作室——蔚蓝工作室,积极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途径,提出“菜单化”法治课堂模式,列出不同主题不同对象的课堂清单,供辖区中小学校自主选择。依托“法治夏令营”“开学第一课”等形式,每年组织、参与各类青少年法治宣传20余次,受众学生达8000余人,她带领的蔚蓝工作室获普陀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服务会战青春助跑”青年先锋岗等荣誉称号。
牢记使命 坚守为民初心
检察官不能就案办案,如果只是面对这桌案上冰冷的卷宗和陈述,很难透过白纸黑字看到背后鲜活的个体。几年前,辖区内一家大型食品销售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之前隐藏的非法集资案件也随之暴露出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面对涉案金额上亿、嫌疑人有异议、被害人多次上访的情况,李婷接手案件后多次接待上访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加班加点,厘清犯罪事实和巨大的资金流向,有力指控犯罪。在庭审结束后,众多旁听的被害人纷纷表示,“听到公诉人这样为我们发声,真是太欣慰了,哪怕这钱追不回来了,也为我们出了一口气”。
2010年,李婷在国旗下宣誓成为一名检察官,她始终牢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庄严誓词。“作为人民的检察官,这一生的使命就是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对执法为民的始终坚守,对秉公执法的毫不动摇。”李婷说,这是她的入职初心,也是从业路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