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听!这里打响浙东抗日第一枪!

——寻访蒲岙伏击战遗址

□记者 青阳 黄科润

1月26日早晨,小雨,轻雾。青山环抱之中,东港街道蒲岙村静谧如常。85岁的原普陀新四军历史研究工委会副会长王志连,踱步在宽敞平坦的村道上,时而拿起手机拍摄周边景物,时而抬头眺望雾中的山峦。

他并非在享受祥和安静的乡村氛围,而是在“寻找”80年前的那一声枪响。“那是浙东抗日的第一响枪声!”王志连说。

时光回拨到80年前。1941年5月的一天,100多名日伪军在蒲岙一带进行清乡扫荡时,我党领导的东区警察大队进行了伏击。这是共产党人在浙东对日伪军第一次直接作战。

“警察队提前得到情报,联系友军一同在蒲岙周边设伏,就是要关门打狗!”王志连说,经他多方考证,除了楼童生、陈子方分别带领的两支警察队,当时参加战斗的还有国民兵团褚公良所部和共产党员黄阿木带领的精干小分队等,多方合围,四面出击,将“口袋阵”中的日伪军和赶来增援的敌军打得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许多敌人吓破了胆,慌不择路,跳到了河里,统统成了活靶子。”王志连说。

这场战斗持续了近2个小时,毙伤敌人多名,生俘伪军班长1人,缴获长枪4支,日军指挥刀1把。我军和友军无一伤亡。

蒲岙伏击战堪称海岛地区敌后抗日游击作战的范例,极大鼓舞了舟山地区的抗日士气,当时群众还编了一首诗歌颂这场胜利:“警察计谋高,雷岗尖下摆战场;游击战士从天降,恰似神兵‘反清乡’;打死鬼子一大批,活捉伪军小队长。”

如今的蒲岙村早已褪去了硝烟与战火的痕迹,近6000多人在这里生活作息,过着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生活。未来,村里还打算将村口的300亩闲置农田利用起来,打造农旅景观,丰富乡村业态,促进经济发展。

可喜的是,岁月的更迭并未将蒲岙村的红色印记抹去,红色精神的传承仍在继续。蒲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杰告诉记者,村里计划在明年落成一座文化礼堂,届时,蒲岙伏击战、抗日政工队培训班等事迹都会作为重要史料在礼堂内陈列展出,让蒲岙村的红色基因传承永续,红色精神生生不息。

2021-01-28 ——寻访蒲岙伏击战遗址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85644.html 1 3 听!这里打响浙东抗日第一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