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
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174名人大代表对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对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票决。代表票决调动和发挥了人大代表反映民意、认真履职的积极性、责任感,也使党委政府决策能更多地吸纳民意、兼顾社会各界的利益和需求,做到了让“民声”决定民生。
民生实事项目件件都是“民心”事,要办好这些事,让老百姓能真正从中有幸福感、获得感,就要深入听取民意、广泛征求民智,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来办,就能将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同时也能让大家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找到“共情”,贡献一己之力。可以说,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的“点点星火”,点燃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也点燃了政府“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干劲。
2020年10月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就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组织人大代表广泛听取群众建议,梳理汇总了12个项目作为2021年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候选项目。从公布的票决结果来看,既体现了项目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延续性,又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延伸,将工作重点更多倾向医疗、教育、老旧小区改造这些领域,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鲜明的民生导向。
民生项目不仅要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还要看到底办得怎么样?办什么大家说了算,办得怎么样也得大家评。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的跟踪监督。从项目的筛选、票决、落实到汇总,要全链条跟进、全流程跟进,让人民群众成为项目的参与者、决定者、监督者,并最终成为受益者。
民生实事项目不再是政府说了算,对于政府工作来说的确有压力,但是正是这压力转化而来的的合力,实现了政府与人大的良性互动,政府与民意的有效对接,既赢得了民心,也实现了社会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