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一餐一饮当思来之不易

□子陌

岁末年初,正是亲友欢聚之时,但是斛筹交错、宴席散去之后,有多少“盛宴”成了“剩宴”?热闹的背后,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点“冷思考”,就如《朱子家训》里的那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小餐桌上蕴藏着大文明。无论是从对传统文化的“怀古”之中,还是对时代新风的“追风”之中,餐桌文明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惜食”代表着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风尚,于细微之处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说,文明用餐既是“修炼”自身,更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由奢入俭重在移风易俗。欢聚时刻情谊重于面子,不能用“剩了多少菜”来衡量是否“盛情以待”。追求健康餐饮理念、塑造理性生活方式,才是我们最大的诚意。所谓品质生活,不是对物质的占用与挥霍,而是量入为出,在科学合理、有序有度的区间内奖励自己最好的生活。

当然餐桌文明的养成,需要社会的合力。客观讲,餐桌浪费陋习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社会个体造成的,因此要根治陋习、重塑新风,是一项全民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商家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崇尚社会价值,并善意提醒、暖心提示和菜单设置,为顾客合理配餐,这样既能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又能主动引导养成餐饮节约的好习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人人都是餐桌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在餐馆就餐,适量点菜、剩菜打包,不难做到,但容易被忽略,只要大家都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成为约定俗成。在物质日趋丰盈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简约、适度、理性,不为物所役,才是美好生活的真谛,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新时代社会价值体系。政府层面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同时要多途径、广覆盖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只有人人转变观念,共同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践行者、宣传者和监督者,才能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2021-01-06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77268.html 1 3 一餐一饮当思来之不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