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形势决定任务,梦想昭示未来。“十四五”时期,普陀要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发挥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打造硬核成果、形成发展胜势,实现普陀在海洋经济、扩大开放、城乡品质、社会治理、人民幸福五大方面走在前列,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海洋经济要走在前列。当前,全球已进入到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正成为全球新一轮竞争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要抢抓新一轮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和海洋新经济发展机遇,转型升级传统优势产业,招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国际海洋产业集聚地,在绿色能源产业、船舶海工产业、水产加工产业、海洋生命健康产业、文旅消费产业和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一批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扩大开放要走在前列。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对外开放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勇担扩大开放的新使命,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浙江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发展、高能级构建开放合作平台、高层次打造开放环境,在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
城乡品质要走在前列。“品质”既决定了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更是城乡经济发展的高度。我们要着力优化城市形态,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要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要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建设“和美小岛”,打造乡村振兴海岛样本,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社会治理要走在前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事业水平、强化社会保障能力,实现美好生活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人民幸福要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群众在分享发展成果中体验幸福,在就业创业中创造幸福,在增加收入中提升幸福,在环境优化中享有幸福,在心情舒畅中感受幸福。我们要坚持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以“幸福”为导向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把幸福建设做成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