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记 者 黄璐薇

通讯员 叶 磊 陈诗逸

12月22日,百万舟山军民翘首以盼的甬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人们欢呼雀跃。

“阿拉舟山”“阿拉宁波”,两座城市一衣带水,息息相通。甬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使两地往来更便捷了。

“十三五”期间,我区不断拓展深化区域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质性举措相继出台,合作共赢的鼓点如马蹄声般迅疾,合作共赢成果不断涌现。

(一)

说起LNG项目,六横曾经面临规划空白、专业人员缺乏、招商团队对该产业了解不足的现状,但就是这样一名内外兼无的“后进生”,最终成功跻身宁波舟山LNG登陆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及国家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布局调整规划,并赢得了浙江能源、深圳能源、中石化等业界“大佬”青睐,在去年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油商大会上,一举拿下2个LNG接收站合作项目,短板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这样的“逆势出圈”,得益于六横与宁波在港口条件上的优势互补及一体化进程加速。“LNG船行驶过程中要求两边1000米范围内无其他船只,宁波等其他地区的港口都是国际大港口,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六横的航道与国际锚地相连,且离宁波港口也近,是有优势的。”六横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中石化浙江舟山六横LNG项目建设规模1500万吨/年,总投资约20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设1座8-26.6万方LNG接船码头、1座LNG装船码头(2个4万方泊位),陆域建设4座22万方储罐及气化外输、LNG装车等工艺设施,接转规模达700万吨/年。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力争2024年全面建成投产。届时,LNG接收站的天然气将经过甬舟海底管道汇入省级天然气管网,联合宁波LNG站等,共同建设辐射长三角和华东地区的LNG海上大通道。

(二)

“甬舟一体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成为温暖的民生理念。

15分钟时间能干什么?如果从东港出发去宁波,一路疾驰都上不了跨海大桥;但就是这短短的15分钟,长住普陀的宁波市江北区市民王星华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经操作两地无差别业务系统,无须回宁波拿户口本便完成了其孙女的户籍迁移手续。

作为宁波、舟山两地户籍业务“跨市通办”的首次试点,4月15日,宁波江北——舟山普陀户籍业务“跨市通办”服务上线,首批3大类33项户籍业务在两地范围任一户籍窗口实现无差别受理,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实现信息共享共用,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多领域、自动化的政务服务。

事实上,该项举措也正是为深入响应“甬舟一体化”发展行动,破解甬舟两地人户分离情况增多、群众办理户籍业务“费时费力两地跑”难题的一次深度尝试。

“双城记”不断上演着“一家亲”的故事:宁波发布 “关于公开征求全面放宽宁波市落户条件意见建议的公告”,将给予舟山户籍人员迁移户口同城待遇,这意味着舟山市的市区或者农村户口,等同于宁波市的市区或者农村户口,两市或在户口上实现互通,这个突破可谓前所未有;在人才体制创新方面,甬舟两地已通过中初级职称证书互通互认、专家资源共享,帮助两地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积极推动一体化进程,带来经济活了,民生福祉多了,生活更惬意。

■画外音

“十三五”期间,普陀积极推动一体化进程收获硕果多多: 2019年7月,我区与上海普陀区正式签订“海陆普陀”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产业、商贸、惠民、人才、科技五大领域合作的行动计划,并成功举办浙江·普陀融入长三角投资推介会,13个重大项目签约;今年8月,普陀湾(上海)众创码头开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和人才引育端口前移,打造“孵化在上海、发展在普陀”的创业创新生态,目前共有9家企业进驻。同时,积极推进甬舟一体化六横先行区建设等。

2020-12-25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7377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