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余历 无声世界舞出美丽人生

□记者 刘珈伶 通讯员 严甦甦

听力障碍者、快乐舞者,都是她的身份关键词。天生的缺陷让她一度丧失生活的热情,但舞蹈给了她新的生命,让她舞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她叫余历,一名专注于手语舞的舞者。

近日,在区残联的舞蹈训练室里,记者见到了余历。亭亭玉立、阳光、爱笑是记者对她的第一印象。由于先天性听力障碍,起初,余历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刚开始我在理发店上班,音乐声加上说话声,多种声音交杂在一起,让我听不清客人的话,工作起来并不顺利。”跟记者“聊”起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时,余历依然记忆犹新。

后来在朱家尖街道的帮助下,余历有了新的工作,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参加了健美操比赛。正是这一次比赛,让她与舞蹈结下不解之缘,用她的话说:“仿佛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门。”

正常人想学舞蹈都非易事,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听力障碍者。“当时她告诉我们她要学习舞蹈,我们都很吃惊,一方面觉得练舞蹈太苦了,一方面怕她受伤。”余历的丈夫说,她知道自己未来会很辛苦,但她想通过努力,用舞蹈来感染身边更多的人。

就这样,余历开始了自己的手语舞生涯。刚接触跳舞,她就碰了壁。舞蹈不仅对人的柔韧性、协调性等要求较高,还要准确把握音乐的风格和节奏,而这些她都无法做到。“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除了要跟着节奏跳,更重要的是要加入自己对舞蹈以及音乐的理解,我刚开始学习时真的是找不到方法。”余历回忆起刚开始学习舞蹈的时光,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那时候的她只能靠眼睛和记忆来记住老师的动作,然后再模仿舞蹈动作。

2016年,余历加入了区残疾人艺术团,并成长成为副团长。在前不久举行的国际残疾人日演出节目上,她带领舞团的姑娘们,穿戴着羌族风情的服饰,准确地“踩”着节拍,并面带微笑望着观众,表演了手语舞《感恩的心》。顺着她们的余光看去,有一位舞蹈老师正在随着舞曲不停地比划。“一般情况下,听力障碍者舞蹈的时长不会超过5分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台下的训练却格外漫长、艰辛。”手语舞张老师说,听力障碍者学习舞蹈,需要付出多于常人数倍的努力。

记者了解到,艺术团大大小小的演出,余历只要有时间就会积极参加,她希望通过舞蹈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欣赏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残疾人,鼓励更多人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

在工作和跳舞之余,余历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服务和回报社会。“我感恩所有在生命里帮助过我的人。”余历“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让她更加发奋努力,2017年成为一名政协委员后,她更是尽自己所能坚持为全区残疾人发声。

“作为听力障碍者代表,她坚持用实际行动改变许多人认为听力障碍者不便交流、不善沟通的刻板印象,实实在在成为了听力障碍者群体和健听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余历始终坚持眼睛向上,脚步向下,在听力障碍者文化宣传方面作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2020-12-14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70344.html 1 3 余历 无声世界舞出美丽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