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翁瑜霞 通讯员 王科杰)迈入新时代,如何创新载体,交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答卷?普陀交警大队沈家门中队的做法是:依托沈家门渔港特色,以“交通红绿灯”党建特色为引领,以护港先锋为品牌,构建人、车、路、船“四位一体”的交通管理体系,全力打造具有海洋特色、渔港辨识度的“枫桥式交警中队”,取得很好的效果。
小舢板上大喇叭
船上船下安全帽
“请广大渔民朋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骑行电动车请佩戴安全头盔。”在沈家门渔港经常能看见这样的一幕:穿着黄马甲的交警在小舢板上举着小喇叭,对港区渔民进行实时交通安全宣传。
“我们在船上就听说了,骑行电动车必须要佩戴安全头盔,现在不戴要罚钱嘞!”浙普渔68647船老大林岳义的渔船上有7名船员,今年7月,电动车新规刚刚推出,他们就知晓了这事,下船骑电动车立马戴上了安全头盔。
据悉,每年5月到8月东海海域休渔期间,我区有千余艘渔船进港锚泊。做好数量庞大的船员交通安全宣传显得尤为重要。
“沈家门渔民多,我们做好了船上的工作,道路交通管理自然就事半功倍。”沈家门交警中队中队长沈方告诉记者,以“小舢板上大喇叭、船上船下安全帽”等形式,由船老大牵头,针对不同类型的海洋捕捞作业形式,开展点对点交通安全宣传,深化服务宣教网,全力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确保渔都群众交通出行安全。
开渔期间交易忙
渔汛勤务不停歇
“忙不过来了!”12月8日,一艘艘捕捞渔船回港,大量冰鲜卸货至舟山国际水产城,一箱箱雪白银亮的带鱼等渔获正等待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忙煞物流公司驾驶员。
舟山海贸物流有限公司共有80余名货车司机,李文华是冰鲜车队队长,从事运输行业已近20年。渔汛期间,海鲜运送繁忙,为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沈家门交警中队党员先锋岗、流动车管所将办事网点前置到舟山国际水产城内部,方便李文华和同事们在这里办理通行证、补领驾驶证等,实现“最多跑零次”。
舟山国际水产城作为全国最大水产交易市场之一,场内固定水产批发商户66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交易商4000家,海外客商50家,年均交易量36万吨。据了解,普陀辖区6成以上的货车都集中在舟山国际水产城,高峰时段日均1000余车次,年均进出装卸共计23万车次。
除了给货车司机提供业务上的便利,沈家门交警中队还通过采取动态巡控和定点打击、现场执法与路面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严查进出货车抛洒滴漏、超载、非法改装等重点违法行为,提高路面管控率,提高守法率。
此外,沈家门交警中队还借助“水产城商会”平台向货车驾驶员发放交通宣传资料,组织上课培训,同时将顺丰速运、盒马鲜生等企业主体融入到交通管理中,牵头落实码头进出运输货车交通安全责任制,把交通安全工作做细做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创建省级“枫桥式交警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