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日报》评论员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面对着无比繁重的创城攻坚任务,决战决胜的三年中,我们紧紧依靠全市百万军民的团结奋战,紧紧依靠各级各单位的协同作战,紧紧依靠全体创城人的无私奉献,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完成了不少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这是团结凝聚的力量,是奉献创造的奇迹。说句大实话,我们这座千岛之城,建市历史短,客观条件差,先天家底薄,按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国家城市建设最高标准来衡量,当初差距确实不是一般的大。差距大,任务重,但比不过舟山创城的意志强、决心大。百万军民团结如一人,敢创造奇迹,能创造奇迹,也确实创造了奇迹。
“全市各级各单位,特别是创建办、公安、城管、市场、卫健、交通、住建、教育、文旅、商务、消防、农村、团委等部门和单位的同志,恪尽职守,积极履责,忘我工作;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单位同志舍小家、为大家,走街串巷不言苦,入户上门不嫌烦,加班加点不叫累;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创城,活跃在大街小巷,为创城鼓与呼,成为岛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以说,从老人到孩童、从舟山人到新舟山人、从干部到群众,每一个人都是创城功臣。”市委书记俞东来在全市创城表彰大会上说的这段话,生动反映了全市干部群众在市委领导下“争创一流、执着奋斗、实干为民、团结奉献”的创城精神。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历史和实践证明,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本质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员干部发挥先锋作用,无私奉献在创城一线,群众受教育被感动,自发地加入创城洪流。在决战决胜创城的舟山,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创城精神的每个字背后,是全体创城人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无数扎实的创城成绩,是百万军民团结大合唱、奉献新赞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就要开启。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伟业等待我们去创造。我们要发扬光大创城精神,永远保持高昂士气,为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为“四个舟山”建设,为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建设,继续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