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杰
1980年6月,我第一次坐轿车去定海办事,太高兴了!坐在舒适的车座里,我回忆起之前在宁波读书时的情景。
有一天大雨,我在路边踉跄而行,路上泥泞,像一只大墨盒,坑洼处形成一片片漫水的小沼。忽闻汽车声,迎面而来,路上行人顿时引起了骚动,纷纷逃离,有的落荒而走,有的赶忙把伞挡在身前,汽车过处,泥浆四溅,腿脚慢一点的行人有的变成大花脸,有的浑身洒满泥浆,哭笑不得。我呆如木鸡地站在马路边,见此情景又想起了在开明街“大光明”电影院刚放过《粉墨争波》,巴黎贵族们的高轩驷马,在街头横冲直撞,也是把水坑里的泥浆泼溅到行人身上。
彼时的汽车是最明显的阶级标帜之一。去访问一位贵友或职别较高的机关,如果你坐着汽车去,到门口无须下车敲门,只要汽车驾驶员“呜呜”地按两声喇叭,便像天方夜谭里盗窟的魔术一般,两扇大门徐徐打开,一个穿制服的保安人员在旁迎接,汽车似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但如果你是人力车的乘客,甚至徒步者,于按门铃之后要鹤立许久,然后大门上开一个小洞,里面露出两只眼睛,朝你上下打量,用喝令的腔调问你找谁。如果应对得体,也许会放你进去,也许还要在门外鹤立,等他去报告他家的主人。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国汽车事业的飞速发展令我感慨万千。汽车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源,汽车本身的便捷自不消说,由汽车而附带发生的许多花样更可以决定生活方式。
记得有一次,我从宴会出来,兴阑人散,主人送客,门口一大串汽车一个个地把客人接走。这时你若是无车者只好门前呆立,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拔步便溜,好心肠的主人一眼瞥见,绝对不准你步行回家,你说想悠闲散步也不行,你说想踏青赏月也不行,非要帮你喊“出租”不可,有些更体贴的主人老早就替你安排,打听线路,求人顺便把你载回家去,这固然可以省却一番受窘,但是除了一饭之恩以外,又无端地加上了一搭车之恩!
现在汽车早已成为广大群众的代步工具,结束了只供极少数人使用享受的日子。数据显示,1984年中国汽车产量不到32万辆,2001年国内汽车产量达到234万辆,17年增长了6倍多,到2017年底,我国国内外汽车销量已经双双超过2800万辆。
估计不远的将来,面向私人消费的汽车品种,也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市场。化学能车、新型动力车、零排放,无污染,噪音低的节能车,甚至还有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国内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革命,国产汽车正朝着智能、舒适、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发展的速度,肯定是一日千里。
展望未来,毋庸置疑,腾飞的中国,离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日子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