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新模式 焕发新面貌

随着“大岛建、小岛迁”战略实施,海岛本土青年群体流失,团组织阵地、平台功能弱化,小岛活力衰退。今年以来,团区委谋划创立了以“人大代表青年联络站”为载体的青年服务联络站,开创联系服务基层青年新模式。

以虾峙镇青年联络站为例,该联络站目前已凝聚虾峙镇返乡有志青年129名,组建了“青春智囊团”,按行业、专业、区域不同,分批开展相关互动,同时将一部分虾峙青年代表编入各小组,联系指导一定数量的青年,营造“比学赶超、互学互助互进”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助力。

虾峙镇团委每月定期邀请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人大代表出席青年议政座谈会,共同探讨、受理、反馈相关意见建议,开辟了集中民智、汇聚民意的“新窗口”。镇团委也不断提高“青春智囊团”的政治待遇,推荐优秀成员列席镇党代会、人代会以及相关重要会议,将上级党委相关精神及时传达,贯彻落实,真正践行好“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虾峙镇青年联络站的成立,既提振了海岛青年参政议政和参与公益事业的激情和热情,又开辟了海岛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更好地服务青年,青年联络站建立了线上线下留言板、开通电话热线,依托网格团队,收集青年及青少年诉求、微心愿,倾听生活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重点针对返乡青年创业工作、青少年助学等问题,帮助解决融资、用工、宣传、求学等方面问题。青年联络站也会定期选派指导员,赴青年群体工作单位、创业阵地、家庭开展走访,真正把“三服务”落实落地,把青年联络站打造成为镇党委和团组织联系海岛青年、青少年群体的桥梁纽带。

此外,青年联络站还搭建了“共青团+社会组织”一体化模式,以联络站为阵地,创新“群众点单——志愿服务”的“邻距离”公益超市海岛站点,帮助解决海岛群众问题、诉求,依托联络站及返乡青年志愿者队伍帮助解决相关问题诉求;积极融入村级矛调中心,纳入网格团队和矛盾调解团队,依托行业、专业优势帮助村社邻里、游客民宿调解矛盾纠纷,聘请专业从事法律行业的联络站成员担任民宿临时法律顾问,帮助协调解决相关法律纠纷,把青年联络站与矛调中心相结合,引导动员青年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帮助更多乡村里的人。

下步,团区委将完善青年联络站运行机制,拓宽服务功能,更加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2020-12-01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65966.html 1 3 新模式 焕发新面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