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连续六届捕捉舟马精彩瞬间的点滴感受

□翁盈昌

“冬汛东海带鱼透骨新鲜,吃了舟山海鲜健康又聪明,跑起路来噔噔响,叫阿拉奔马拉松随势。”在“沈家门加油”旗帜引领下,一支头戴白色帽子的沈家门舟马跑团,与来自国内外13000余名跑者一道,尽情地奔跑在“最美赛道”上。

东方渔都,世界渔港。自2015年至今,舟山群岛马拉松已连续举办六届。六年来,舟马从半马到全马,从头年的五千余人到如今的万人奔跑,用六年时间完成了从一个新生赛事到“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的华丽转变,展示海岛城市新风貌,同时也带来旅游、经贸、招商引资、体育等方面的新改变,成效不可估量。

在家门口办国际赛事,有成千上万人齐跑最美岛城赛道的壮观场面,无不体现着舟山的速度与激情。这是一个全民狂欢的日子,除新闻记者外,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成了普陀摄影家协会会员及业务摄影爱好者的最爱。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通讯员兼摄影爱好者,笔者以最大的热情,连续六届参与舟马拍摄,为宣传家乡作出一点微薄的付出,辛苦并快乐着。

第一次拍舟马,因没经验,拍出来照片上不了台面。

以“生态·智慧·健康”为主题的2015舟山群岛国际马拉松于2015年11月15日上午8时30分在东港鸣枪开跑。大赛设置半程马拉松和迷你健身跑两个项目,5000余名参赛者在好山好水好空气的普陀,尽享蓝天大海间尽情呼吸、自在奔跑的快乐。

作为摄影爱好者,笔者起个大早,穿上秋衣,带上粢饭、豆浆,背着佳能单反相机、一副三脚架和一个摄影包,一大早乘上去塘头的8路公交车。

笔者选择的拍摄点是东港街道陈家后汰横潭(礁石),这个机位针对跑道,能拍到全景,自我感觉良好。

在蒙蒙薄雾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警车,随后,12名中外运动员快速向我的镜头跑来,“咔嚓、咔嚓……”我不断按住快门,抓拍舟马运动者的精彩时刻。

拍完全景,一看照片,全部灰蒙蒙。心情一下子跌到低谷,只好心灰意冷地收起工具,打道回府。

事后,有经验的摄友告诉笔者,他们在拍摄准备中,会先查看天气预报。根据当天的天气,如果不适宜拍全景,应选择拍特写。

失败是成功之母。想想单有热情还不够,还得有拍摄技术,于是向大师取经。

经验老到的摄影师告诉笔者,照相器材最好是单反相机,如果可能,最好是带有高速连拍的单反相机,因为马拉松摄影首先要拍清晰,对画面像素要求并不高。

大师还告诉笔者拍摄方法:一是找好位置,二是注意构图,三是不要拍虚。那么,如何要拍到清晰的画面呢?一是对焦要准,二是快门速度要足够快。大师特别强调,对于奔跑的运动员,为提高成功率,建议采用高速快门,同时,根据不同场景,可以提高ISO。“切记!绝对不能虚,虚不好。因为马拉松不是艺术人像照,低ISO不适合马拉松拍摄!”

“师傅,怎样对焦?”大师告诉笔者,根据以往的拍摄经验,对焦区域以“区域”设置为最常用、最实用。但还得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单点或大范围对焦模式,大范围自动对焦的前提,是背景相对干净,否则,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有了大师的传授,明白了“砍柴不忘磨刀功”的道理。

以独特新闻视角,拍到舟马壮观场面。

2017年11月19日上午8时26分,万余长跑爱好者经过沈家门滨港路时,先从东向西,到海底隧道处折弯,再由西向东方向跑去。在折弯处,来去两条跑道合而为一,人多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跑友们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用速度与激情展现马拉松运动的无穷魅力,用拼搏与汗水演绎生命的无限精彩,用目光和心灵感受渔港的无限活力……形成壮观的场面,是一道美丽风景线。

海边人行道上,锣鼓喧天,腰鼓铿锵,渔嫂跳起欢快秧歌舞,拉拉队举起“沈家门渔港欢迎你”的红色标语,大声高喊:“加油,加油……”

里侧人行道上,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成铁桶般的“人墙”,观赏跑友优美姿势,有的为亲人呐喊助威。

沈家门渔港内,渔船一排一排排着整齐的“队伍”,接受跑者和观众“检阅”。渔民站在船头,昂头翘首观看第三届舟马壮观场面。

“咔嚓、咔嚓……”笔者把这一美景定格下来。

这幅图片以风光秀丽的渔港为背景,以滨港路上跑者为前景,集中体现舟马壮观场面。

据了解,当天,浙江有二个城市同时举办马拉松,有很多件作品上传报社、网站。这幅照片之所以能让报社编辑看中,可能是因为沈家门渔港风景独特的缘故。

然而,拍到这张新闻照,也不容易。

“师傅,我想上你这幢楼顶拍马拉松。”“不行,这里是特种行业,外人不能随便进出。”虽吃“闭门羹”,笔者还是再三请求。经过一番好话,留下证件号,又立安全责任自负保证,登记后才放行。

到了楼顶,围墙很高,拍不到画面。从室内借来一把有背椅子,双脚脚尖抵在椅子扶手上,好比“懒孵鸡停凉杆”一般。为了追求好角度,大半身子必须往前倾,形成头重脚轻姿态,如果单这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幸亏靠双肘支撑墙头。

离开楼顶,才有点后怕,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

有人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角度?

“街上五洲来往客,港中万国泊航船”是沈家门渔港的真实写照。每逢渔汛,万船穿梭,桅樯林立,鱼山虾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岛渔港景观,素有“小上海”“活水码头”之美誉。

“跑在十里渔港,畅享美丽人生。”有跑友说,参加马拉松的同时,也是旅游的好机会。今天在美丽富饶的沈家门跑步、吃海鲜、吹海风,乘机了解一些渔港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之类的东西,增长知识了。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能以独特新闻视角拍摄海岛舟马,无疑为普陀体育事业和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用点线结合拍摄法,积累大量素材,为舟马添彩。

实践出真知。有连续多届拍摄经验积累,再也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追风了,而是有了自己的打算——通过点线结合拍摄法,积累大量舟马素材,为宣传普陀提供资料。

笔者拍舟马,首先拍全景,把拍“最美赛道”作为重中之重来拍。众所周知,舟马赛事已成为城市提升影响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体育塔台,经贸唱戏”,举办舟马赛事不仅能够吸引来成千上万的跑者参与,推广城市形象,还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笔者拍舟马,其次拍舟马跑者充满激情、热血沸腾,一个个健美的身影——当参赛的跑者从笔者眼前掠过时,举起相机,近距离将他们优美姿势定格在相机里。

“沈家门渔港风景赞足了。”舟马跑友小张,第一次来普陀。去年11月17日上午,他跑出天吴隧道后,便跨进沿海高架,一股清冷的海风扑面而来,吹在身上,明显感到冷爽。一见到大海,视野一下子开阔,海鸥自由飞翔,渔船来回穿梭,水产城码头一派繁忙景象……他不由感叹:“生活在海边人家,真幸福呀!”

“健康海岛,自在舟马。” 沿着跨海赛道,跑友们在奔跑中享受速度与激情、青春与活力、童趣与温情……在每一个人心中,舟马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或是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或是全民参与的健身理念,或是追逐美好未来的向往,或是并肩前行的力量……他们在舟马中收获健康、收获快乐、收获幸福。在拍摄中,让摄者感受到什么是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来,给我拍一个。”当参赛跑者健美的身影从眼前掠过时,笔者举起相机,近距离将他们优美姿势定格在相机里。

面对着我们的镜头,孩子们比着胜利的手势,留下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这也将成为他们往后人生中一次美好的回忆。

“笑迎四方宾朋,展现千年渔港风采。” 赛道内,跑者们一路奔跑,展现着运动的激情与美感。赛道外,在连绵起伏的“加油”声中,秧歌舞扭得眼花缭乱,“咚叭咚叭”的腰鼓声不绝于耳。无论是啦啦队、还是表演队伍,都为这场赛事摇旗呐喊,组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于是,笔者举起相机,近距离将全民参与马拉松场面定格在相机里。

笔者拍舟马,还被热情好客、包容大方的沈家门人所感染。近年来,随着创城工作不断推进,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设施与城区环境不断优化,市民素质稳步提升。这班站在赛道外的观众,不仅大声欢迎跑者,还伸出双手与运动员击掌,释放自己最大热情,让运动员感受到阵阵暖意。从中,让我们可以看到舟马不仅是一项体育比赛,更是一场全民狂欢的活动。整个岛城的市民全情投入,展示着沈家门的文明,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舟山,爱上舟山。这就是阿拉舟山人的素质,属于城市骄傲和记忆。

笔者还被赛道上一批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公安、医务等服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所感染。于是举起相机,近距离把志愿者奉献精神定格在相机里。

总而言之,无论是参赛的跑者,还是各行各业志愿者,或者是观众,无疑是一群名不虚传最美赛道上最美的人……比赛奔跑在继续,生活的精彩也在延续。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连续六届拍摄舟马,捕捉精彩瞬间,旨在为家乡作一点微薄付出。

舟马欢迎你!舟山有你,越来越好!

2020-11-18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9919.html 1 3 连续六届捕捉舟马精彩瞬间的点滴感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