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碧海青峰绘就美丽城市

——我区奋力书写幸福普陀新答卷系列报道(一)

□记 者 丁琪蜜 刘珈伶 通讯员 徐萍波

衡量一座城市的品质,不仅要看地标建筑撑起的“天际线”,更要看万家忧乐拼成的“地平线”。近年来,普陀以打造海上花园会客厅为目标,精心谋划城市建设发展,高标准打造海上开放门户,努力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城市品牌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普陀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日,沈家门渔港内,人们开着几艘小型清洁艇正在开展巡逻作业,分区域打捞半升洞至小干大桥附近海域的固体漂浮垃圾,维护渔港洁净。“根据潮水涨幅情况,公司共有7艘船每天早上6点半至下午4点半左右在渔港内巡逻。”普陀海源港口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贤东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打捞,明显感觉沈家门渔港的垃圾越来越少了,以前一天能清理出1吨多垃圾,现在每天打捞的垃圾量减少了一半多,渔港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沈家门渔港素有“东海渔都”之美誉,是普陀的地标性标志和金名片。今年,具有611年建港史的沈家门渔港经过全面整治,焕发青春。2016年底,我区承接了舟山市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设立工程指挥部,开始对沈家门渔港实施“大手术”。

如今,除了有专船专人清理海面垃圾,还有1艘1500总吨位的抓斗挖泥船,常年值守港湾清淤。为了从源头上保证“船舶污水不入海”,我区还陆续为800多艘大小船只配备了油污水分离装置。

3年整治成效显著:恢复生态湿地15万平方米,港湾海底清淤3.39平方公里、352万立方米,建设陆源入海污水截流管网3.5公里,每年减少污水直排300万立方米。与2018年相比,我区一、二类海水占比提升12.7%。

近年来,我区坚持海陆联动,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到城市的角角落落。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至95.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区垃圾分类覆盖面上升至98.3,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8%,提高4个百分点。实施全域增绿计划,新增绿化面积3000亩。

2020-11-16 ——我区奋力书写幸福普陀新答卷系列报道(一)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8722.html 1 3 碧海青峰绘就美丽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