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工程项目有了“智慧管家”

工程建设、集体资产出租出让事关百姓利益,也容易产生廉政风险。早在2018年8月,沈家门街道作为试点街道,率先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开发设计工程交易类、政府采购类、公共资产和公共资源使用权出租出让类三项交易监管信息系统的运行,有效推进工程项目全程监管,确保集体资产底清账明。

“街道、社区(村)工程类项目一度存在随意改变招标方式、肢解工程等问题。”沈家门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吴新苗介绍,2017年,街道曾被检查发现有17项工程存在直接发包和肢解现象。此外,村级集体资产也曾出现底数不清、承租人随意拖欠房租等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三项交易“智慧管家”由此诞生,旨在推进监督管理智慧化、科学化、系统化。

登录三项交易监管信息系统页面,记者看到,街道、社区(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被详细录入。第三方对项目审批与前期准备、工程发包等11个节点进行全程监管,每个监督环节完成后,立刻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

系统还详细记录了各社区(村)的经营性资产、公共资源,包括出租承包时间、金额、合同信息等要素。其中,集体资产标的物预警信息一栏显示为红色,详细标注着距离交易到期时间所剩天数。“系统会根据各项目交易时间,自动生成预警,由街道纪工委提前一周告知社区(村)及时按规范程序进行公开交易。”该系统开发方负责人黄梓轩介绍。

有了“智慧管家”监管,三项交易越来越规范。

今年5月初,街道纪工委通过系统发现,中弄村建军切割厂招租结束后,租金收据迟迟未提交至街道财务,遂第一时间下发专项督查督办单。中弄村相关负责人立刻约谈承租人,令其在限期内交齐房租。最终,承租人如期上缴了租金。

“我们村集体资产出租出让共有41项,因为数量较多,以前有许多流程确实不够规范,村民有时也会提出质疑。”沈家门街道中弄村党支部书记何舟兵说,现在街道会提醒我们及时招标、收取租金,项目运行更加顺畅、规范,每笔账都清清楚楚,自己作为“当家人”也更有底气了。

此外,针对目前街道本级和社区、村社工程的规模、现状及存在廉政风险,街道还成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出台了《沈家门街道和社区、村(社)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操作规程(试行)》,进一步扎紧工程项目建设“铁笼子”,推动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

2020-11-13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8147.html 1 3 工程项目有了“智慧管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