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晓 通讯员 张燕)由区档案馆编撰、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名镇沈家门》一书,历经三年史海钩沉,近日与广大读者见面。全书系统整理和勘误了沈家门历史、典故、事件和传说,全面挖掘了沈家门文化内涵和人文脉络,将散逸的史实汇编成册,是名镇沈家门6000年人类活动的重要史料。
《历史名镇沈家门》书籍内容自秦朝到1950年止,全书约28万字,分编年通鉴、历代渔业、文史档案、水寨春秋、论述考辩、海外报道、名人记事、故事传说、诗词散记、古舆旧照等10大章节,采用以年编史、以史写事、以事说故;有史实、有事件、有传说;可考证、可研读、可引用;不评说、不论述、不空谈。
据了解,2016年1月,随着沈家门渔港小镇入选省第二批创建特色小镇名单,沈家门建设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为配合沈家门特色小镇建设,提炼和弘扬沈家门渔港文化,普陀档案馆于2018年初策划并启动《历史名镇沈家门》一书的资料搜集和编纂工作,邀请陈鸣雁、胡瑞琪、孙峰等熟悉沈家门历史的文史专家协助该书的资料搜集和编辑工作。同时通过线上线下两手抓的方式,从上海、宁波、台湾等地档案馆、图书馆收集沈家门史料。
普陀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历史名镇沈家门》旨在传承沈家门渔港文化,填补沈家门有史无籍的空白,打造特色小镇的渔港文旅驿站。感兴趣的读者可到普陀图书馆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