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夏艺瑄 记者 陈跃)6年前,一部电影《后会无期》,让东极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海岛渔村,一夜成为全国闻名的海岛旅游度假胜地。
“以前老百姓就是靠打鱼为生。”吴方忠今年52岁,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渔民,2010年,他带头试水海岛旅游,将传统渔船换成可供游客出海捕鱼海钓的休闲渔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来此体验海岛游。
舢板能变成小快艇,石屋自然也能变成大饭店。吴方忠和妻子在2004年时翻新自家老房子,建造了3层楼高的民宿“拔浪台”,起初仅有4个房间。“一开始这里的游客比较少,主要以海钓客人为主,一年辛苦打拼下来也就一两万元左右的收入。”吴方忠说。
2014年,吴方忠看好庙子湖的旅游潜力,大胆向银行贷款了400多万元,买下了隔壁的房子,把“拔浪台”扩建成拥有18个房间的渔家客栈,如今这家民宿已小有名气。吴方忠说:“2016年到2017年,一年大概收入在七八十万元,客人一年比一年多,现在收入比较稳定,每年有50万元左右。”今年吴方忠还清了贷款,他计划将民宿重新装修一番,换一换风格,吸引更多年轻人入住。
这些年,东极焕发新生机,一批批岛民重回故里,抓住旅游促创收的下海大潮,投身旅游餐饮和住宿经营行列。“我们岛上的渔家乐和民宿总共有187家,其中70%是由当地居民通过自主房屋改造而成的。”东极镇党委委员沈丹告诉记者。
岛还是过去的岛,但景已不是旧式的景。从2004年至2019年,东极镇旅游人数从2.8万人次升至26.11万人次,这个陆域面积仅11.7平方公里的海岛群爆发出无限潜能,实现了从渔业经济到旅游经济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