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陆琪凯:海岛警营“领头雁”

□通讯员 刘宇翔 胡锦

长途迁徙中,领头雁是一队大雁飞翔的引领者,最终带领雁阵到达迁徙地。在六横岛的警营中,也有这么一位“领头雁”,带领他的“雁阵”,飞向春天。他就是区公安分局六横分局政治教导员(主持工作)陆琪凯。近日,他获评全国公安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今年44岁的陆琪凯是土生土长的六横人,有着24年警龄,他在看守所、派出所、刑侦大队都留下过脚印。2017年,他调任六横公安分局担任政治教导员一职,在这片熟悉的故土上,抒写忠诚与担当。

53天,1272个小时

“隔离观察点今天有多少人,新增的有没有?情况怎么样?伙食如何?”10月20日上午,在六横镇某隔离观察点,陆琪凯询问执勤民警有关情况,并进行督导检查。

“虽然现在压力没那么大,但从春节那会开始已经习惯了,每天不来看看,心里不踏实。”陆琪凯说。

“习惯了”,简简单单一句话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根据上级指示,正在单位值班的陆琪凯迅速动员,组织警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六横是舟山第三大岛,辖区面积大,人口众多,船厂企业及港口码头众多,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陆琪凯带领全体民警、辅警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密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守好海岛大门。从疫情阻击战到复工复产再到外防输入,他和他的队员始终坚守在第一线。

“本来计划春节值完班回家陪女儿的,没想到最后女儿也跟我来岛上了。”陆琪凯无奈地说。

早晨6时起床,安排工作、检查、协调、开会、布置工作,直到凌晨12时才能上床休息。其间,还要随时应对突发状况,这是陆琪凯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常态。这种状态整整持续了53天、1272个小时。

这段时间,他一直未回过家,因妻子也要工作,14岁的女儿在家中无人照料。他便让女儿跟他一起回到六横的父母家,方便照顾。说是照顾,其实只是偶尔工作间隙回去看几眼。

终于,熬到了春天,盼来了阶段性的胜利。今年以来,六横镇实现船舶工业逆势上扬。

主持全面工作,面貌一新

“组织把队伍交到我手上,是对我的信任,不管时间长短,都得做好各项工作,对组织、辖区群众及单位民警、辅警负责。”陆琪凯告诉笔者,因单位一把手岗位变动,他暂挑起主持六横公安分局全面工作的重担。

“压力很大。因为此前一直是辅助局长开展工作,自己未曾主持过全面工作,二是分局队伍年轻,青年民警多。”陆琪凯坦言,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吃住工作都在一起,主要负责人就像是大家庭的家长,压力可想而知。

陆琪凯凭借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曾在多个工作岗位上的历练经历,很快将工作一件件理顺,让整个队伍焕然一新,工作提档升级,各项考核在全区公安系统中名列前茅。

“去年底,我休完产假回来,发现陆教导员的头发白了很多。”六横公安分局内勤民警司徒英研感叹道。

坚守初心,培育党建新品牌

“你们工作做得很好,民警们不仅积极配合村里工作,还主动服务岛上群众,我们很满意。”近日,陆琪凯到佛渡岛走访,一名村支书向陆琪凯道谢。

村支书的夸赞源于六横公安分局的“离岛警务”工作机制。据悉,六横除了六横本岛,还有佛渡岛、悬山岛两个岛外岛,为了更好地服务海岛群众,六横公安分局创新推出“离岛警务”工作机制。作为单位负责人,陆琪凯也经常下海岛,听取村委和群众意见建议,不断丰富警务服务内容。

此外,针对辖区船厂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管理难的实际,六横公安分局组建了“蓝海志工”群防群治组织,在自我管理、矛盾纠纷化解和反诈宣传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岛上船厂片区警情量下降20%。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归功于红色力量。”陆琪凯告诉笔者,今年,六横公安分局积极打造“红细胞警营”党建品牌,在党旗引领下,民警、辅警化身“红细胞”,坚守初心,克难攻坚,让一项项工作举措落地生根,为辖区群众做实事、谋幸福。

今年以来,六横公安分局各项工作均在全区公安机关领先,多名民警因工作突出获上级表彰。

2020-10-23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1712.html 1 3 陆琪凯:海岛警营“领头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