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干施岙打造清廉文化宣传阵地有实效

本报讯(记者 胡晓 通讯员 邬少华)百里负米、为母尝汤……近日,展茅干施岙文明路墙面上的孝廉文化宣传画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这是展茅街道干施岙打造清廉文化宣传阵地的一部分。

据悉,为让基层干部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干施岙利用文化礼堂、礼孝学堂、村主要道路等打造面向群众的清廉文化宣传阵地。此次重绘的孝廉文化墙分为以孝促廉、以苦思廉、以法警廉三个内容。

“二十四孝传统故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次重绘上墙,就是想用孝文化中的精髓来推动新渔农村的清廉文化建设,以孝促廉,实现孝文化与廉文化的衔接。”干施岙党支部书记李斌忠告诉记者。

据介绍,干施岙在村里推行“尊老赡养行动”已有多年,积极倡导尊老风尚,提倡子女每年向老人提供包括口粮、医药费、零用钱等供养费用,同时关注老人精神生活。这一做法被不断完善并一直传承下来。

干施岙村民李滨是沈家门街道城管中队的一名队员,平日在家,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邻里;工作中,他吃苦耐劳、克己奉公。“干施岙的孝文化深深影响着我的为人处事,鞭策着我将孝文化中蕴含的廉‘基因’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李滨坦言。

“船匠、木匠、泥匠、石匠、蔑竹匠,是海岛渔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代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更是形成了‘勤劳、纯朴、创新、务实’的精神。”李斌忠告诉记者,这一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展茅人。

“这次把‘五匠’作业场景画到墙上,让村民群众在画中体会勤奋、廉洁、自律,潜移默化中接受清廉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李斌忠说。

“法不阿贵,绳不饶曲”“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一句句警句意义深刻。近年来,干施岙还积极推动“法治文化示范村”建设,法理警句上墙也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

据介绍,干施岙将继续挖掘清廉元素,丰富宣传载体,使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感受到浓厚的清廉气息,牢筑清廉防火墙。

2020-10-20 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0281.html 1 3 干施岙打造清廉文化宣传阵地有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