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记者 陈璐瑶 通讯员 郑宝森

碧海蓝天下,与礁石作伴,与海浪共舞,垂钓之间其乐无穷。10月10日至11日,2020年舟山群岛新区第三届“沈家门渔港”全国矶钓名人精英赛在我区东极镇东福山岛、黄兴岛附近海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60名高水平海钓选手在海上潇洒挥杆,尽情享受海岛垂钓的乐趣。

10月10日清晨,选手们从沈家门渔政码头登船出发,前往比赛海域。上午7时30分左右,选手们抵达指定海域,并根据抽签分为A、B两区,分别在东极镇东福山岛和黄兴岛陆续登礁,依次找到自己的垂钓位置。

准备、装饵、抛竿、试水……只见选手们一个个娴熟地把鱼饵挂在鱼钩上,奋力挥杆,准确地将鱼饵抛掷水中,屏气凝神,展开了一场技术与耐心的PK赛。比赛过程中,不时有鱼上钩,选手们找准时机,娴熟地拉线、网鱼、取鱼,一条条鱼儿被收入鱼护,钓到大鱼的激动和喜悦瞬间感染了大家。

“前两届我都参加了,还认识了很多海钓高手,和他们交流海钓技术和经验。今年知道有第三届比赛,就马上报了名!”温州海钓协会队的金国良是“沈家门渔港”全国矶钓名人精英赛的“老面孔”了,具有丰富的海钓经验,他告诉记者,由于风浪有些大,海钓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所以我们必须凭借自己的观察不断地进行调整,才能取得最大的渔获物。”

“快看,是一条真鲷。”“这条大,这条大。”当天下午5时多,结束了一天的比赛,各队选手带着自己的渔获物回到沈家门渔政码头进行称重。舟山本地选手张金斌钓得的一条重达2.2千克的真鲷引起了众人围观。

在去年的比赛中,张金斌就曾获得了综合鱼单尾项目的冠军。今年,虽然钓况复杂,但凭借多年的海钓经验,他依然收获颇丰。“矶钓比赛易受天气、潮水、风向和钓位等因素影响,不仅要看运气,也是对我们选手经验和技术的一大考验。”张金斌说。

据了解,本届比赛所在的海域地处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众多海洋生物洄游、索饵、栖息、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生长、索饵、繁殖的重要场所,被称为“东海鱼仓”,也是众多海钓爱好者的垂爱之地。

“我喜欢海钓,喜欢普陀,更喜欢来这里海钓。”山东日照队的郭云龙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沈家门渔港”全国矶钓名人精英赛,但基本每年他都会和钓友相约来东极海域海钓,“普陀的海钓配套服务和钓场环境在全国数一数二,在这里海钓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领略到普陀独特的海岛风光,希望明年还能来参加这样的矶钓大赛。”

最终,经过两天的鏖战,沈家门渔港队、福建游钓俱乐部队、普陀海钓协会一队分获对象鱼(鲷类)团队总重量一、二、三名;沈家门渔港队的张金斌获对象鱼(鲷类)个人单尾重量第一名,福建游钓俱乐部队的高国强获对象鱼(鲷类)个人总重量第一名,舟山渔韵队的邵向阳获非对象鱼(杂鱼类)个人单尾重量第一名。

据了解,此次赛事由中国休闲垂钓协会矶钓分会指导,普陀区人民政府主办,沈家门街道、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普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比赛也受到了各地各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7套、新华社现场云、澎湃新闻客户端、天目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百家网盟城市、浙江卫视、凤凰网等10余家媒体对赛事作了报道。

“通过几届大型的海钓赛事,普陀已经成为不少海钓爱好者首选的海钓场地,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赛事总裁判长、区海钓协会会长徐斌立说,“沈家门渔港”全国矶钓名人精英赛自2018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比赛充分利用普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全力打造精品海钓赛事,不断提升沈家门渔港小镇旅游文化品牌形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钓高手和爱好者赴普陀切磋海钓技艺,交流海钓心得。

“我们将认真总结这次活动的宝贵经验,不断创新赛事服务模式,完善赛事服务内容,提升办赛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普陀矶钓在全国乃至在世界的知名度,让世界各地的钓友都能够慕名而来,玩得高兴、玩得开心。”徐斌立说。

2020-10-13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8530.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