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进行时
本报讯(记者 俞怡至 通讯员 林平)脏乱不堪、臭气冲天……说起垃圾站,人们就会和这些词划上等号,想避而远之。但近日投入使用的沈家门蒲湾垃圾中转站刷新了人们的固有印象,这里几乎闻不到臭味,为周边居民创造了舒适的人居环境。
日前,记者来到改造后的蒲湾垃圾中转站,看到整个建筑为两层全框架结构,设有卸料大厅、卸料平台、两条垃圾压缩生产线以及除臭设备间等,站内及周边几乎闻不到臭味。
据了解,垃圾车从城区收集垃圾运送到中转站后,垃圾被缓缓倒入压缩设备中,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喷洒生物药剂进行除臭作业。此外,中转站内配备了负压抽风除臭系统,工作人员频繁地使用高压水枪对地面进行清理,大大改善了垃圾中转站作业环境。
为减少垃圾中转站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改造后的蒲湾垃圾中转站,将原来的垃圾垂直压缩法为水平压缩法,这种压缩方法的特点是速度高、效率快,含水量也有所减少。“现在的垃圾中转站,用更科学的方法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压缩、装卸过程全密封进行,提高了垃圾转运效率。”普陀城乡环卫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管理科副科长郭峰告诉记者,该公司配备了全封闭垃圾运输车,减少垃圾臭味,也有效遏制了垃圾在运输途中撒漏现象。
据了解,该垃圾中转站处理垃圾能力为每天80吨左右,明显提升了沈家门城区垃圾处理和转运水平。“这个垃圾中转站不仅大大缓解了沈家门城区垃圾的消纳量,还兼顾了垃圾分类这一块。”郭峰说。
此外,普陀城乡环卫服务有限公司还进一步强化了站内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力量,在做好常态化环卫保洁的基础上,重点对中转站周边区域进行清扫保洁,实行全天候巡回保洁,实现清扫保洁无死角,确保垃圾随产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