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王梦倩
通讯员 晓幸 素飞 莹洁
治乱建乱堆
工作力度大
“这幢单元楼道的顶楼住户曾经乱搭建,现经整治修复后,楼道整洁美观了。”9月17日,记者跟随沈家门街道小蒲湾社区党委书记杨涵淇来到金帆楼二单元顶楼,看到拆违后的楼道粉刷一新。
据了解,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辖区进行摸底排查,发现有违建现象记录在册并上报。拆除违建之前,执法人员都会提前将拆违告示贴在通告栏等指定位置。“以金帆楼这户人家为例,我们亲自上门宣传,指出存在的问题,住户最后表示理解同意拆除。”杨涵淇说。
有些居民装修房屋时,将大量建筑垃圾长时间堆放在公共区域,既不卫生也不安全。为杜绝乱象,社区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后,与户主主动沟通,并协助把建筑垃圾及时运走。杨涵淇告诉记者,经过三年努力,小区乱搭建及建筑垃圾乱堆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小蒲湾社区的乱搭建整治工作成效只是一个缩影。三年来,我区持续加大城市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的乱搭建整治工作力度,一经发现违建并经核实后,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基础上依法拆除。同时,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通过举报热线、网站论坛、社区物业、智慧城管等,实行全民控违。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拆违6万多平米。通过多措并举,从源头上杜绝违建问题的发生,净化了小区环境。
治乱停车乱晾晒
社区开出好方子
随着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由于老旧小区停车位少,由此带来车辆乱停放问题。
据了解,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沈家门街道中洲社区经过实地考察,重新规划、划线,利用边角地等新增车位,缓解车位不足矛盾。
车辆有序停放在停车线内,道路畅通,这是记者日前走进金洋花园小区看到的一幕,见证了通过整治后带来的新变化。除了汽车停放,非机动车的停放无序也有待治理。
“沈家门金洋花园小区,原先只有300余辆非机动车停车位,但实际需求量有1000余辆。”沈家门街道中洲社区党委书记金贞告诉记者,没有停放的场所,车主就选择将车辆停放在楼道、路边、草坪,这样随意的停放容易激发矛盾,也有碍小区环境。2018年,社区对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进一步进行规划,在每个楼道口划出了停车位,新增停车位600余个,此后进一步扩充车位。同时,社区还对其他小区和散居房屋的停车位进行了有序划定,使车主养成有序文明停放的好习惯。
同时,树木搭绳、灌木晒被……以往,在老旧小区总能看到不文明的晾晒现象。中洲社区着眼于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开辟公共晾晒区、放置晾晒架等,在美观环境的同时方便群众生活。
据了解,三年来,沈家门街道先后在辖区内设置了公共晾衣架160余个,有效地解决了老社区居民乱晒衣物导致的环境问题,受到群众的称道。
沈家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评说
沈家门街道辖区多为老旧小区和散居,如何让老城区焕发活力,是街道重点工作之一。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我们破难题,合力攻坚,通过三年整治,老旧社区发生深刻的变化,有了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到位的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为建设好开放活力美丽的幸福普陀作出新贡献。
提要:乱堆、乱建、乱停,这些情况曾经在城市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司空见惯,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三年来,我区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有效地破解了老旧小区存在的这些现象,代之而起的是车辆有序停放、垃圾规范处理、衣物定点晾晒等文明新景象,实现了人居环境洁净美。居民说,现在阿拉生活更惬意了。
老旧小区的一些乱象,如何破解难题?普陀区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凝聚工作合力,推出一个个接地气的举措:针对乱晾晒,设置了公共晾衣架;针对乱停车,扩大停车位并划分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针对乱搭建,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严格执法,依法拆除,使群众信服,促进了整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沈家门街道的治理工作成效只是一个缩影。创城三年来,全区各小区的规划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有理由相信,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更加文明美丽、整洁有序,市民更幸福。
让生活更美好
■记者感言